其實我不清楚上面這張圖片的報紙來源,
只是從自己的Facebook塗鴉牆當中,
看到有人在分享這個剪報,因著深有同感,
才把它特別的收錄下來....
林書豪在NBA的坎坷歷程,確實相當的具有傳奇性,
也無怪乎美國媒體會將他如此的吹捧,
因為美國人最喜歡的故事,便是灰姑娘傳奇,
這從過去已退休的NFL聖路易公羊隊的Kurt Warner,
以及新英格蘭愛國者隊的當家四分衛Tom Brady,
皆可以看到相同的影子.
林書豪的例子也是可見一斑,
當尼克隊兩大主將掛病號之際,
能夠有這樣的板凳球員,帶領著球隊打出六連勝的佳績,
自然值得稱頌與讚揚.著毋庸議.
但個人比較不表認同的,在於我們這些台灣媒體的報導手法,
一副將林書豪塑造成另一個所謂的台灣之光,
事實上自己是不予以認同的.
的確,他的老家在彰化,父母也都是台灣人,
但他是道道地地的美國人,受得也都是美國的教育體系.
故今日縱使球技獲得最高殿堂NBA的肯定,
那也是美國的文化與教育所導致,與台灣何干,
台灣倘若一再得陷入這種"沾光文化"的迷思中,
事實上自我的文化與教育是很難有所成長的.
我想,林書豪竄起的最大意義與價值,
並不在於甚麼台灣之光,
也不在於那種夜郎自大的台灣沙文主義,
而是證明了身為黃種人的血統與體能,
只要願意奮力不懈的努力,
終究還是能夠在籃球的最高殿堂NBA當中立足,
甚至是成為一顆閃耀的新星.
最後,套句九把刀對電影的描述:
不要說支持國片,而要支持好片.....
在觀賞林書豪的球賽轉播時,
我們該讚美的,該是他精湛球技本身,
而絕非其背後那薄弱的台灣血統立論.
可惜的是:
我想"林來瘋"的效應還會持續好一陣子,
而台灣媒體也必然跟著瘋狂的進行進階的造神運動,
但誠如上圖某報紙的標題所言:
將一個道地的美國人,塑造成台灣在地的台灣之光,
這與韓國老喜歡把偉人與自己掛勾的行為有何差異,
實不知"台灣人,你到底在爽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