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新閣揆江宜樺院長宣布將讓核四是否續建的爭議,付諸公民投票的方式來決定,
這樣的政策決定,不免讓綠營與環保團體有些錯愕,
畢竟"公投"是過去在這個議題上,反對陣營常用來做為與執政黨議價的底線.
突然的,用公民投票來決定核四的續建與否,反而令他們無所適從.
由此也足見出江院長確實有其政治上的謀略與智慧.
一直以來,公民投票就是民進黨的神主牌之一,
提到公投,大家便會想起民進黨.
這是因為公投某種程度,象徵著一種主權國家才有的權力,
一但內政事務可以由公投決定,有朝一日,
是否台灣獨立與否,也能夠循此模式來決定呢?
因著懼怕統獨公投的可能,
因此國民黨每每總在公投議題上,相對的保守許多,
也每每令他們披上了"反改革","反民意"的印象.
而今,國民黨內的這項決定,
無異於是用敵方的神兵利器來反將一軍,
儼然有金庸筆下慕容世家"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味道,
可說是謀略中的上乘.
何以說是"上乘",這關鍵便在於公民投票的相關規範,
事實上存在的門檻很高,象徵的意義顯然大於實質.
加上在選票的設計上,可以有著相應的陷阱設計
(譬如不直接問贊不贊成核能電廠,
而是迂迴的問:在安全無虞情況下,是否贊成繼續興建,
輔以傳媒上給予"不續建就可能漲電價"的刻板印象下,
還有單獨公投(未綁選舉)的投票率向來偏低...),
要真想通過公投來廢核四,根本是緣木求魚.
然而,執政黨藉此舉措,卻能夠獲得民意的正當性,
畢竟否定不了的案子,就是間接的贊成續建,
讓未來核四續建與商轉,奠下更為穩固的法源依據.
當然,反對派(民進黨與環保聯盟)也不是笨蛋,
在錯愕著自己向來祭著的公投大旗被搶走之後,
第一時間,並不急著附和國民黨的公投籲求,
而是開始轉而強調著道德與世代上的政治正確,
呼籲"既知核能有害,就該立刻停建,無需多增加社會成本進行公投",
希望藉著訴諸個人良知的誘發,能夠扳回此局的頹勢,
結果如何,還得繼續看下去才知道.
(個人並不看好這樣的因應策略,
因為真正理念型,打從心底就反核能的百姓,其實比例上並不多.
大多數的,還是在電價與安全間拉鋸的心態,
要說真想在國民間凝聚出道德正確的反核勢力,
基本上...難度確實頗高...)
(PS:其實民進黨便曾在類似的謀略博弈中,吃過悶虧:
當初在修法朝向單一選區兩票制時,
民進黨當時雖自知單一選區兩票制對於自身並不有利,
但在臆測國民黨不可能接受此選制改革的前提下,
打著"單一選區兩票制"的訴求,將自己和"改革"的形象相互連結,
製造出反選制改革,便是反民意,反改革的印象.
沒想到的是,國民黨忽然改弦易轍,不但支持民進黨的單一選區兩票制,
同時還更加碼了"席次減半"的改革方案
(席次減半,對於當時的民進黨是更為不利...),
在民意普遍厭倦立委過多,希望減少的氛圍下,
民進黨也只好轉而支持"單一選區兩票制+席次減半",
成為兩黨難得共同推動選制改革的有志一同現象.
最終,在首次的新選制選舉中,果不其然的,民進黨遭遇到大挫敗,
這正是類似"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謀略中,打得最成功的一仗)
其實一直以來,都覺得實際的政治操作,
好像都不及書本所說得那麼有趣.
不過,在換了一個以政治背景出身的閣揆後,
想不到就端出了這麼一齣精采的政治謀略戲碼,
呵呵....看來未來的政治互動間,想必是更加的精彩可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