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達人道歉 人工香料推原料商-民視新聞---Youtube
歷經多次的改口,胖達人最終出面道歉了...
不過呢...這個道歉的誠意度夠不夠,就看大家的觀感如何了.
今天看到電視上的所謂道歉聲明,說著:
我們的招牌寫的是:"天然"酵母,手感烘焙,
並沒有強調所有的食材都是天然與無添加的,
這一部分可能消費者有著認知上的謬誤...
然後,又說上游廠商並未告知食品不是天然的,
由於廠商都有出具SGS合格證明,所以也就不疑有他的用了...
看著這一次的案例,不禁讓人想起先前陣子的統一布丁,
整個說詞幾乎是一模一樣,都是:
上游原料廠商都是優良商家,怎麼會知道他們的原料有問題呢?
是不是和這一次有似曾相似的感覺呢?
這樣的說法合不合理,我覺得重點就在於:
大家是怎麼去看待食品製造這個行業呢?
就我的觀點來看,上述的說詞,
其實是一種台灣典型的代工產業思維:
也就是上游交給下游製造商甚麼原料,
下游就照單全收的組裝製造出來即是,
對於其中過程的細節與原理,幾乎都去置喙與過問,
反正就是想賺這樣的一種代工工資而已...
的確,台灣在這樣的代工思維下,
確實能夠在其中獲得可觀的利潤,
但科技業如此,織品業如此,試問食品業也能夠如法泡製嗎?
我的想法是不行的,
因為電腦代工,若上游廠商的零件出錯,
頂多是消費者在使用的時候故障而已,沒甚麼大不了的...
但是,食品關乎的可是我們的身體健康,
一經下肚,傷害的可是我們的身體,這能夠經得起或然率的試驗嗎?
其次,我所質疑的是:
人家電子業所賺的代工財,經常被笑稱為"茅山道士"(毛3到4)
(意指毛利率大概只有3~4%而已...)
因為大多數的利潤,其實都是被更上游的品牌公司所囊括,
可以說是代工業的悲哀.
但是,我們看一下這一些出事的食品公司,
他們的屬性,是屬於代工型的公司嗎?
顯然不是吧!因為他們幾乎都是一條龍:
從前端原料到最終食品,都是由公司經手來製成的,
又這些食品也都以公司的名義進行販售,
所以說,他們就是不折不扣的品牌公司.
既然如此,相應的售後責任,自然也應該落在這些公司身上,
因為他們所賺取的,可不僅僅的代工的份額,
而是一整個生產所應得的多數利潤,能不負責麼?
這絕對不是一句:不知上游廠商用的不是天然食材,
就能夠敷衍帶過了事的...
難道他們在原料送來之時,都不做任何的檢驗嗎?
想要賺去那麼高的利潤,
就必須相應的要付出更多的監督,把關之責,
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又消費者也不都是笨蛋,
夜路走多了,終究還是會撞鬼的...
一如既往的,胖達人方面的賠償機制,就是賠錢了事,
幾乎和過往其他食品出問題的處理情況,如出一轍.
我個人認為:身體健康絕對不是錢能夠補償的,
當初大家會去購買,看中的即是他們養生的訴求,
而今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大家願意繼續姑息嗎?
我想,他們在停業三天後,應該就會推出個優惠方案,
然後找明星出來炒炒人氣,做做公益照樣風光復業...
大家真的還願意照單全收嗎?
假若類似的情事,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
大家也同樣無動於衷的話,
無怪乎台灣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洗腎大國,
真是當之無愧...
唉...想到這裡,好懷念林杰樑醫師,有他在的話,
一定能夠對這個事件,又有個大殺四方的鏗鏘之語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