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性別平權倡議蔚為主流,過往被視為禁忌的女性情慾,
瞬時成為戲劇期欲開發的荒蕪地帶,
每部標榜著刻劃情慾自主的劇作,
皆企盼能夠更為深入的解讀女人真實的內心狀態,藉以徹底的將女人從道德罪中解放出來。
然而,囿於種種主客觀因素使然,
以男性為主體的詮釋觀點,始終縈繞在製作過程的方方面面,
致使最終呈現在觀眾眼前的成品,充滿著的,仍就是濃濃的沙文氣息。
誠然,您或可說『男尊女卑』是日本社會的寫實情境,
婚姻中的女性,往往是以『附庸』的角色存在,戲劇所演繹的內容並無失真。
但……戲劇作為『社會性的藝術』,
不就是要跳脫既有窠臼、朝向理想性的目標趨近麼?
更況即便現實如此,但在平權意識普遍已深植人心的當下,
作為女性,日本女人真的甘於繼續淪為先生與家庭的配角麼?
『金魚妻』整齣戲劇的設定,顯然落入傳統價值的窠臼,
多金有才的丈夫、賦閒在家泡咖啡聊是非的妻子,多麼典型的家庭組成啊!
尤有甚者,丈夫甚至可以完全主導妻子的人身自主權,
舉凡家中的格局安排、個人職場選擇、甚或為撩撥自己慾望而要求妻子與他人調情……
種種強制性的指示,皆是建基在男人自私的想望上,
屈居弱勢的妻子,只能一昧的隱忍配合,顯得何等卑微。
(頭疼妻的設定尤其誇張,妻子因著丈夫外遇而喪失記憶,
卻始終留存著對先生的身體印象,在彼此重新遇見後,
再次天雷勾動地火,繼而重歸于好。
這情節或許感動不少觀眾,但就我看來,
根本就是合理化丈夫的無良行徑,而將女性當成是最卑微的附庸。
又或者主角櫻子亦同,遭受丈夫長年因自卑而暴力相向的陰霾,
最終卻還是顧及情分而希冀協助重開理髮店,
某種程度不也是美化了家暴的理由,褒揚著『打是情,罵是愛』的謬論。)
然而,也正是有了這些無理的壓迫,彷若才造就了妻子們『出軌』的正當性,
正因著丈夫的蠻橫,致使長期生活壓力難以宣洩,
才會希冀從情慾的滿足中,重新界定自我的價值。
然而,在一幕幕令人血脈噴張的情慾鏡頭背後,
或說是活生生的給無良丈夫的當頭棒喝,
卻實則不免隱藏著『忍無可忍才有資格背德』的沙文價值觀,
好似只有在婚姻不睦的前提下,女性尋求配偶之外的情慾慰藉,才有其正當性可言。
換言之,鏡頭所呈現、看似情慾自主的背後,隱然存在著強烈的道德約制。
難道婚姻幸福美滿,女性就不能逾矩、依循著身體真實的呼喚麼?
人們總是先入為主的認為,
『男性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因性而愛;女性則著重理智情感,因愛而性』,
在付諸性事之前,女性好似需要一個愛的理由,將故事合理化,往往才能被大眾所認可。
但事實上,女性與男性並無差異,同樣充滿著對性事的渴求,
縱然是處在婚姻狀態下,面對著俯拾皆鮮肉的當前,怎麼無動於衷呢?
難道真的只能等到被丈夫冷落、缺乏愛情的陪伴,才能有付諸出軌的正當性?
就不能單純只是為了滿足自我性慾的需求,而來場翻雲覆雨的床邊饗宴麼?
卸下道德的枷鎖,情慾始終蔓延難遏,
女性從來都不是只有因愛而性、因性而愛,
事實上更多的魚水之歡,單純只是建立在『因性而性』的性慾滿足而已。
這是人類最原始的渴望,從來都不需要合理化的情節來加以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