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你心底的名字.JPG

以同志作為素材的電影,過往所訴諸的受眾,

往往囿於自我族群的約制,講述的體裁,

係透過圈內集體記憶的符碼堆疊達致,

用意在於凝聚同志彼此間的向心力,

藉以在茁壯堅實之後,擁有抗衡外在有色輿論的勢力。

 

易言之,就是以「販售記憶」作為主體,

將同志朋友們在成長過程中所遭遇到的種種艱困處境,一一羅列鋪陳,

透過電影的戲劇化演繹,提醒著自我切莫忘卻前人為掙得解放愛情所付諸的血淚,

藉以透過「傷口上灑鹽」的苦痛,惕勵著彼此持續向前的動力。

在這漫漫開化的迢迢道路上,壟罩著的,

是宛若集中營般的集體恐懼,絲毫未見愛情本質下的點滴喜樂。

 

或也正是如此,既有同志電影,多少總被認知為是異端,

不好此道、甚或是衛道人士,對是類劇作只會是敬謝不敏,

如此涇渭分明的影迷分眾,讓電影無法成為社會溝通的工具,

頂多只是圈子內彼此相互取暖的慰藉品而已。

 

時移至今,隨著性別平權的倡議,電影創作在內涵上也起了根本性的變革,

歷史所遺留的沉疴或依舊不該被漠視,然訴諸於悲情的色彩卻逐漸褪去,

同志不再停留於不被理解的自怨自艾,也不願重蹈豎起高牆的社會對立,

取而代之的,是希望藉由直臻愛情的本質,

去讓非我族類的朋友們,也能深刻的體認到:

你我之間的愛情,並沒有根本上的差異,

箇中喜怒哀樂的情緒轉折,

你曾有過的不忘悸動,我亦同等的刻骨銘心。

既然彼此所追逐的愛情沒有不同,

為何不能以「愛」之名、無拘的讓有愛之人,

恣情的向對的人獻出自我的禮讚呢?

獨獨以社會、宗教、家庭等外在枷鎖無情拆散,為的又是哪樁?

 

回歸到電影評析,演繹的過程,誠如本文所點出的兩階段論,

前半段以台灣解嚴初期作為背景,將反同、恐同的集體壓迫記憶,

與威權統治作了相當程度的重合,有意無意的將同志們的不堪血淚,

歸咎於陳腐體制的原罪,乍看與講述白色恐怖的「返校」有幾分相似,

坦白說並未誘發自己太多的共鳴。

畢竟,反同的種種塵封記憶,並非台灣所獨有,

而是在那個科學演化論據尚且薄弱的往昔,世界所共同遺留的歷史共業,

將之全然究責於威權下的社會恐懼,或許未盡公允。

 

接續的成長階段的性別探索,乃致於囿於升學壓力的情感壓抑,

讓戲路逐漸的走出歷史的悲情,轉而訴諸發自於青春愛情共通的印象,

一步步的希冀告訴大家,

我的愛與你的情沒有不同,同樣是這般刻骨銘心。

結局或讓人多少覺得狗血,但那卻是出於妒忌使然,

每個人心中或都曾在底心存有這麼個美好,

儘管知悉今生恐難再續,

但卻仍舊心心念念的、期盼著有朝一日的擦肩而過,

哪怕只是一霎挪也好,就讓彼此瞧瞧歲月刻在對方臉龐上的斑斑痕跡,

彷若既往的愛恨情仇拋諸腦後,當下只在乎那份摯愛的踏實猶在,

一聲問候、一句祝福,

縱然驛站別後仍需千山獨行,或也足堪慰藉此生。

終究只是想證明的是,

你心中永遠為我留了個位置,不須是唯一,也不必天長地久的承諾…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