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就超會掉髮的自己,地板上總是會有頭髮,
有時黏在玩具上、枕頭,
看了很阿雜時就拿起吸塵器吸一下,
地板也靠早期親人從美國帶回來的Mint 5200來維持地板的整潔;
最近家裡的電器似乎約好要一起罷工,
陪伴我們度過好幾年的Mint 3200怎麼按都沒反應,
就這樣一天天地板灰塵越來越厚,
角落的頭髮也越來越多,有時長子惡作劇往地上一躺,
起身時是一身頭髮,整個令人崩潰!
想拿起掃把抹布打掃,卻驚覺自己居然己失去打掃及拖地的能力,
在吸塵器及掃地機器人都罷工的情形下,
懶婦也只能出動小朋友們,換來一些喘息空間。
其實mint 3200是irobot 380t的前一代,
原本irobot 380t是叫mint 5200.
後來mint被irobot買下來後,就以irobot 380t為名推出這款掃擦地機器人,
也覺得很好用,我還買一台送給媽媽。
雖然有想說趁機換一台吸掃功能的機器人,
但多方考量後我還是選擇irobot 380t的下一代 irobot 390t,
主要是
1.安靜,只要不是撞到門,基本上它在移動時都很安靜,孩子在睡覺時都不會被吵起來;
2.Irobot 390不是吸的方式清除地上雜物,所以我很放心它跑到我看不到的角落,
是用"推"的方式將雜物例如塑膠袋、大張點的紙屑推出來,
不用擔心卡在吸口造成故障。
3.再來,這是我最後決定還是買irobot 390t的原因,
就是我是非常非常厭惡洗抹布的,尤其是沾黏了一堆頭髮的抹布,
洗得排水孔一堆頭髮、手也沾了一堆頭髮,
所以我都是用除塵紙來代替機器人的抹布,
擦完一輪的幾乎都可以將家裡的頭髮和灰塵都黏走,
除塵紙就取下丟棄即可。
話不多說,來看看新玩具開箱吧!
盒子上有貼iRobot綠色標籤,
但撕下來後發現裡面的透明封口是撕過的,
打去客服問,客服的回覆是機器從國外寄到台灣,廠商會在機身上貼保固標籤和中文說明書。
機器裡面會有二組乾溼拖抹布
一個導航、二顆電池、充電器一個
乾、溼拖板,及直立充電器,
當然最重要的本機是一定在的啦!!
這個是溼拖板,裡面可以裝水;
這個是直立式充電板,直著充比較不佔空間,
但感覺拿取也不太順手就是,因為充電的地方是在提手二側。
乾拖板是直接裝在機器人本體上。
差點忘了介紹這個塞子,是拖板用的,
目的是為了要讓可以裝水的溼拖板慢慢釋放水,
地板才不會太溼,萬一小朋友滑倒怎麼辦?
接下來,來看看irobot 390t的阿公--mint 5200二個差別在哪?
這台mint 3200當初是親人從美國帶回來的,
身上的刮痕和磨損的輪子皮,是它為這個家努力奉獻的痕跡!
新的irobot 380t和irobot 390t,前端都有加裝緩衝條,
但可惜新的irobot在防刮這塊並沒有加強,
久了也有可能像mint5200一樣傷痕累累吧....
新的irobot 390t的水箱還是跟380t一樣,
是用魔鬼氈的方式固定抹布,
老實說我是覺得很鳥,無敵鳥的設計,
為什麼不能犧牲一點點水箱的空間,然後設計溼拖也能用"夾"的方式固定抹布呢?
因為懶婦我是直接除塵紙配合水箱,一次溼拖又加黏灰塵可以隨手丟棄呀!!!
魔鬼氈是無法黏住除塵紙的~~~
它拖地是真的超級安靜
這是我用除塵紙裝在irobot 390t 後的成果,
噁心不噁心?黏了頭髮還有紙屑!
所以我怎麼可以接受洗抹布?
拖第二次還是一堆灰塵.....太噁了~
老實說我覺得mint 5200 vs irobot 380t vs irobot 390t沒有什麼差別,
除了溼拖板水箱要改進外,覺得已經算是超完美的設計,
有興趣的找個價格合理的入手即可。(只有顏色差別罷了...代理商別罵我)
若想看irobot 380t 開箱,可以到以下網址。
https://heartinkstone.pixnet.net/blog/post/225259163
那時還千辛萬苦的找代購從美國買,
花了不少錢,結果原來台灣就有代理了,
而且還便宜許多!心疼~
現在還繼續在娘家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