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屢在一些窮凶極惡的司法判決中,
聽到法官以"其人尚可教化"的理由,
免除大眾眼中死一萬次都不足惜犯嫌的死罪,
總是恨得牙癢癢的,讓諸此法官經常被認知為"恐龍"。
想當然爾,類似被譙翻天的判決,時有所聞,
法官就算再沒有社會常識,也都該看過電視,
為何還是會一再的以"可茲教化"來挑戰社會的道德極限呢?
尤有甚者,那些在上位的立法者、乃至於陳義過高的所謂國際兩公約,
面對著如此悖離民意的法令,何以又無動於衷的堅守下去呢?
究其箇中原因,
或許便在於相信了佛教(或許其她宗教亦同)"普度眾生"的意涵。
原來在佛教的世界中,
這世界並非善惡兩極對立的,
這世界上並不存在惡,有的只是各種欲望所沉疴積蓄的罪孽;
世間的法度需要執行的,是拭去個人身上所沾染的罪孽,
而非認為其人帶有無法消除的罪惡,
唯有將其徹底消滅,沒有其他任何救贖的餘地。
類似的思維,完全符合我對於被定義為壞人的內心擘劃...
我經常在想,究竟那些作惡多端的人,心裡面究竟都在想些甚麼?
難道在他們日常的言談之間,講的也盡是這些機關算盡的話語嗎?
我的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或說是自我催眠、抑或個人的良心被矇蔽,
對於惡人來說,他們似乎也總有著滿腹委屈,
才會去踏上逾越法律的那條不歸路。
如同不孝之人,總認為自己已經盡心盡力...
覬覦財產之人,總覺得那是我所應得...
又以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貴婦奈奈為例,
大眾眼中貪婪無良的印象,在她自己的心中,
可能只是一如其臉書聲明般,
諸如倒債、買房、捲款潛逃...都只是迫於情勢的千百個不願意,
講得比債權人還要無辜似的,
這該是惡嗎?抑或只是被貪念所矇蔽的孽呢?
本片最令我個人驚豔的,是將世間任何看似兩極對立的態勢,
分別作出陰陽調和般的和諧詮釋,擘劃出大千世界的祥和之氣,
期盼帶給人們"世事無絕對"的真理。
縱然是萬千人所認證過的真神,或許其誕生日,
卻坐實著是個災難也說不定,
這正是佛家有云:"出淤泥而不染"的禪機吧!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就以劇中所援引點出的大哉問為例:
"聖誕節是個歡樂的日子嗎?"
據聞當時為了打擊異教徒、鞏固主流宗教的地位,
在預言家的指示下,一群劊子手前往耶路撒冷,
按照預言中的生辰時日,將與耶穌同時誕生的嬰兒殺盡,
務必讓足以摧毀正統宗教的異教領袖在第一時間被處理掉,
卻沒能料到,耶穌誕生在粗鄙的馬廄,因此逃過一劫。
換言之,耶穌的倖存,是多少聖城孩子的鮮血換來的,
儘管其帶給後世人類莫大的精神食糧,
但如此背負著無數人血跡走過來的神,
能說他的誕生日該禮讚的麼?
故事中的主角,不乏也有著相似的對比:
因著孩子的其貌不揚、怎麼看都像是不祥之物,
從小就被認定為是惡魔的化身;
父母因著面子問題與宗教因素,選擇不為其報戶口,
並將之關在密室中,當成動物在喙養。
沒有想過的是,這般無情的對待,反而成為其生命的救贖,
讓她免於一場宗教狂人尋找命中宿敵的大屠殺,
最終得以順利的鏟除邪教,匡正社會迷信的風氣。
結局中,隨著宗教狂人被火紋身,
怪物孩子身上的黑色印記同步褪去,
可以深刻的理解到其人來到世間的任務,
正是在時機到來之際,
用身上被賦予的本能,做出最有價值的良善舉措。
成長的過程中如何被誤解並不重要,
只要篤定的等待著命定時刻的到來,
完成了世間的天命,自然便可臻至如來的極樂境界。
至於故事中的宗教狂人,也同樣有著相當耐人尋味的設定:
他曾經被佛教高僧認定為是活佛,
無奈的是,在無法擺脫貪嗔癡的慾念下,
當其聽聞自己無窮盡的生命,將會遭受到宿敵的終結後,
開始心生一連串的邪念,謀畫出假言在宗教之下的完美暗殺,
企圖消滅阻礙永生的障礙,讓個人得以登上千秋萬世的殿堂。
如此的貪念,矇蔽了其曾經作為良善的真命天選,
使其從龍的化身,又褪化至蛇的身分,這就是慾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