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恩回家.JPG

深刻記得大學時期在修讀法學概論,講到了民法繼承篇時,

教授提到了"特留分"的設計,該立法意旨所抱持的論點在於:

財產表面上看似由家中的工作者所掙得,

但這不代表著其他家庭成員在該財產當中毫無貢獻。

 

諸如父親若為家中經濟來源,

母親可能當個稱職的家庭主婦,

將整個家中大小事打理得有條不紊;

而孩子們呢,則在行事上循規蹈矩,

未曾在成長過程中給父母添亂。

這些家中的穩定因子,都是讓父親容有餘裕、

在無後顧之憂的前提下,去衝刺自己的事業,

自然對於其所掙得的財產,也有著合理的所有權才是。

由此可知,即便在個人主義當道的現代,

以家庭作為生命共同體的觀點,依舊蔚為主流詮釋。

 

不單單是財產所有權,其實在更多的層面,

都可以窺見諸此的生命共同體影子。

以本片所探討的吸毒案例來說:

兒子吸毒,所影響的層面,

絕對不是當事人"一句一人做事一人當"所得以承擔。

除了可能拖垮家中經濟、對手足做出負面示範、

招惹仇家上門報復等令人痛苦不堪的境遇外;

最為煎熬的,是彼此所無法割捨的血緣關係,

讓作為父母的,即便眼見孩子醉生夢死的吸食毒品的頹廢貌,

尚且都還無法說出輕言放棄的氣餒話,

依然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的,去等待著渺茫的救贖到來,

或許直到孩子逝去的那一刻,都不可能鬆手。

那種等待中的絕望感,教人如何去承受呢?

 

回過頭來觀照身為父母的心情,

除了想方設法的希冀孩子回頭是岸外,

其實心下存在著更多的情緒,是源自於對自身的責難。

畢竟,孩子的成長歷程,多少係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所致,

當孩子的行為出現偏差,父母難免都會回顧自己的教育方式,

以及檢討在家庭互動之間,給予孩子甚麼樣的感受。

其中若真存有著道德規範下所不被容許的情事,

諸如電影中所提到的離婚,抑或一時不察下使其藥物上癮,

則往往會很先入為主的、便將其作為偏差行為下的主因,

據此對自己當初的抉擇感到抱歉,

心下對孩子則衍生出滿滿的愧疚。

 

換言之,面對著吸毒的孩子,

與其說父母費盡心思的希冀矯正其錯誤行為,

其實更為深沉的意涵,

乃在於設法對自我的罪惡感,找到救贖的出口。

正因著如此剪不斷、理還亂的錯綜關係,

讓家庭成員之間,永遠都不可能遺世獨立的存在;

在彼此身心靈皆利害相關的前提下,

唯有讓這個生命共同體獲得向上提升的渠道,

則個人也才能從中體現到幸福的可能。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敘述在勒戒所進行戒毒療程的班恩(盧卡斯海吉斯 飾),

在聖誕節前夕,不顧院所評估不宜出院的意見,

逕自回到家中,希冀與家人團聚。

或許因著過往班恩吸毒的印象太過痛苦,

致使作為母親的荷莉(茱莉亞羅勃茲 飾),

始終亦步亦趨的跟在其身旁,深怕有任何閃失,

會讓他再與毒品沾上邊,讓自己陷入到精神緊繃的狀態。

 

很幸運地度過了片刻美好時光,卻在出遊回家後,

發現遭到入屋行竊、班恩最珍視的小狗失蹤。

根據種種跡象研判,班恩深知是過去的藥頭所為,

他希望能夠在不連累家人的情況下,

獨自一人前往將小狗安全帶回,

藉以聊表自己對於家中尚存有一份責任感。

就在幫藥頭做完一宗買賣之後,

藥頭不但將小狗交還,同時還給班恩一包毒品,

拗不住對毒品的渴望,

班恩終於還是屈服在邪惡勢力之下,

再次沾染毒品,讓自己陷入昏迷的狀態。

即便如此,費盡千辛萬苦找到班恩的荷莉,

看著昏迷的孩子,最終還是選擇用藥品喚醒他,

準備繼續陪其度過戒毒歷程,永不放棄。

 

相信這部電影,多少會與拿來跟幾乎同期上映的

"美麗男孩"(Beautiful Boy)相提並論。

就我的觀後感而言,儘管講述著相同的情境,

亦即父母陪伴孩子走過戒毒療程的心路歷程;

兩部電影都深刻的描繪著作為父母的心情,

時而憤怒、時而自責,為的...

都只是希冀看到孩子能夠再站起來,

回到童年時期的那份純真,

就這個面向的詮釋,雙方可說是不分軒輊。

 

不過,本片比起"美麗男孩"更勝一籌的,

在於對孩子角色的心境描繪。

"美麗男孩"當中的孩子,未曾檢討過自己的謬誤行徑,

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擴大自己的毒癮,

最終走向連摯愛的家人都不願再出手協助的自我毀滅一途,

那已然是一種無可救藥的墮落。

相反的,本片的班恩,打從返家之初,

就期待著重新獲得家人的肯認,

心中所存有的,是一份重新做人的光明嚮往;

縱然最終重新染毒,

那也是在基於證明自己可以為家人做些甚麼事的前提下,

再次禁不住誘惑所致,積極向善的初衷,還是令人憐惜,

又教人如何捨得輕易放手呢?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