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魚.JPG

"人的生死,不是神明能夠決定的..."

劇中的這句對白,不禁令人莞爾,

覺得可笑的原因,不在於面對生死無常的一笑置之,

而是深感到人為操作下的宗教信仰愚蠢至極。

何以如是說呢?

 

人們之所以會找上神明,截因於心中有著難解的習題,

這些困擾著自己的問題中,不外乎三種類別:

求愛、求財、以及求平安,綜合起來,

便是希望藉由神明之力,

能夠讓自己健康的在豪宅之中,坐擁金錢與美人。

面對著人類種種貪婪的慾求,究竟神明能夠應允些甚麼呢?

 

顯然,循著電影中那句仿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基調,

已然將人們籲求平安的願望,付諸東流;

接續的,同樣可以根據在神壇中經常聽到的勸世之語:

"姻緣天注定"、"天底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又無疑再一次打臉了神明具備的求愛與求財功能。

則在盡皆所有願望皆無法許諾的情況下,

究竟神明在人類與魔神仔之間,

扮演著甚麼樣的角色,著實也就令人迷惘了。

依循著電影的軌跡,您或會發現:

其實神明並沒有想像中來得神,揭開裝神弄鬼的面紗,

不過就是個無雙覺醒的打怪技能而已。

 

想看看甚麼才是神佛的真面目麼?

不妨參考一下近來頗為火紅的"高速旋轉嘔吐佛",


端看著讓人噴飯的祈福儀式,以及嘔吐後超級牽強的自圓其說,

絕對會讓您對於所謂的信仰,有著嶄新的思維。

 

說完了對宗教信仰的抱怨,回歸到電影吧!

電影從台灣鄉野傳說"人面魚"作為楔子的開場,

讓觀眾很快地便能進入到劇組所期欲營造的詭異氣氛之中。

復以援引曾經震驚社會的彰化二林洪若潭一家五口命案,

彼此相互連結,將傳說具體的化為真實,讓人們更具有身歷其境之感。

最終再由此拉出一條番外篇章,回歸到人心黑暗面的探討,

某種程度讓鬼神之說,重新收服在家庭倫理的溫馨情節中。

整個故事的軸線大致清晰,並且透過片尾彩蛋的露出,

和整個系列作的天地線,做了緊密的連結,讓作品得以連貫呼應。

 

然而,單就本片劇情而論,

坦白說,單單一個洪若潭命案,

其懸疑詭異的程度,便足以和人面魚的傳說相互媲美。


劇情未能從這個軸線繼續深入推論,讓情節能夠更加接地氣,

反而導入了較為虛無的鬼神之論,

從而模糊了原初玩美連結魔神仔的線索,

讓情節一步步走向單純的降魔除妖的基調,甚是可惜。

倘若能夠深化洪若潭滅門血案的篇幅,

將迄今的調查資料統整改編,再以魔神仔作為故事的包裝,

總覺得敘事效果應該可以更出色。

 

值得一提的,片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橋段,

是徐若瑄演奏舒伯特"魔王"的情景。


看著那隨著演奏而狂亂的畫面,

不禁讓人回想起PS時代的經典遊戲"異魔"(Parasite Eve),

當中隨著歌劇演出而山崩地裂的場景,兩相對照,還真是像極了。

看來劇組童年的回憶,應該與大家都差不多吧!

 

最後,還是提一下片中關於親情戲碼的部分,

當徐若瑄看見孩子家豪與父親和小三一家闔樂的錄影畫面,

開始心生妒忌,哭著詢問兒子是否與父親和阿姨相處較為快樂,

逼著孩子還是得安慰著母親,說著還是和媽媽在一起才開心,

坐實著情緒勒索的典型範例。

人際相處,最重要的就是開心,而無關血緣連結與否,

倘若與親生父母同在,所感受到的,都是痛苦與煎熬,

那自然就沒有繼續勉強同在一個屋簷下的動機。

並不是生下來的就叫做父母,

如果父母無法讓孩子感受到心底下的那點踏實,

那麼,縱然血脈相連也枉然,

因為,在那個情緒勒索的情境中,

你的父母根本不是你的父母。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如石硯 的頭像
    心如石硯

    [心如石硯]yen&chi的攜手足跡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