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事大酒店.JPG

首先援引電影中的一個橋段,

來述說本片所期欲點出的核心宗旨所在:

劇中由"雷神索爾"克里斯漢斯沃飾演的新興宗教教主比利李,

隨機點選兩名女教友,要兩人來一場拳擊賽,

但兩人都表現出興趣缺缺的模樣。

比利李見狀,於是接著說:

被點名的兩個人之所以不想參與這場拳賽,

截因於彼此之間根本沒有互相利害相關的因子。

現在我宣布,贏得拳賽者,晚上可以陪我睡覺,妳們要參加嗎?

語畢,兩人立刻躍躍欲試,希望獲得被教主寵幸的尊榮。

 

女教友們前後截然不同的態度,

正說明著利害相關正是讓兩條平行線的陌生人,

之所以產生交集的核心要因。

案例中"教主陪睡"是利害相關,

隱喻的則是一種慾望的驅使,

又在人性的範疇之下,慾望所指涉的,

除了性愛之外,最大宗的,莫過於是名與利了。

本片即是循著這樣的邏輯,將七個截然不相干的陌生人,

安排在同一家飯店中住宿,順著各自對於名利慾望的渴求,

讓劇情交織的推進上演,宛若人生劇場上的浮世繪,

結局不禁讓人嘖嘖稱奇。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從一宗十年前的銀行搶案開始,某個搶匪在大哥的指示下,

將前藏匿在皇家大酒店的某個房間地板之下。

十年後,當年遭到逮捕的大哥,化身為弗林神父,

重新回到飯店住宿,希望能夠尋找贓款的下落,

無奈弗林罹患阿茲海默症,精神上有些恍惚,

讓他無法確切記得當初埋藏地點的房號。

在此同時,飯店先後進駐了吸塵器銷售員、

失意的歌手、以及神祕的辣妹等房客,

儘管各個神祕出場,卻看不出彼此間的相關性。

 

劇情接續著發展,吸塵器銷售員的真實身分為中情局探員,

他之所以前來酒店,乃是為了一卷偷拍的底片。

原來酒店的上級單位,是專門用來盜取名人隱私,

藉以作為政治與藝能界醜聞的素材。

為此,酒店在所有房間內裝設雙面鏡與竊聽器,

以便於拍攝相關證據之用,卻也因此讓所有人的底細一併曝光,

也開始了彼此間利害相關的合縱連橫歷程。

(角色間的關係線無法簡單以文字釐清,

 在此略過,敬請大家自行觀影囉!)

 

先談談電影吧!本片的呈現方式,是自己極為偏好的章節分鏡劇,

在概略性的讓眾家人物出場之後,

再逐一分段敘述每個角色背後的故事,

給予人物較為深刻鮮明的印象。

只不過,角色分述的背後,往往是為了最後的大一統,

藉由當中的共通點,在結局情節內重新整合,

再行激發一波電影的高潮。

(一如自己最喜歡的"致命ID"(Identity),

 即是以"同一天生日"的共通點,

 串起所有角色其實都是同一人性格分裂下的人格。)

就這方面而言,本片顯然就稍嫌薄弱了,

除了本文最初提到的"名(偷拍膠捲)利(銀行贓款)"元素之外,

似乎無法理出彼此間更多的共通點,讓分鏡戲碼流於形式,

只是讓電影呈現著懸疑的氛圍,

卻未能在解謎之後,感受到謎團釋疑後的快感。

 

從電影更為深層的意涵析之,

未嘗沒有著讓後天共通性取代先天本性的企圖心。

誠如本文前半段所言,陌生人際之間,

往往因著先天的慾望而有所交集;

然而,由慾望所引領的互動,

呈現出相互為戰的情景居多,

而顯露著互助合作的精神係屬罕見。

鑑此,倘若陌生人之間的交集,

是可以體現在後天種種道德規則之下,

其間所體現的美德,或將促使著人際之間朝著正向發展的可能。

以電影為例,前面的種種殺戮災難,皆起於名利的爭奪而來,

但當劇情走到了最終眾人在大廳被比利李綑綁的那場戲,

卻充分展現出彼此不經意相互合作的絕佳默契,

尤其在米爾斯即將逝去的那一刻,

偽神父弗林毅然拋下執念、為其進行臨終禱告的場景,

更是顯露著人性光暉下的救贖。

種種跡象皆透露出一個訊息:

人際之間,除了基於先天的劣根性而有所交集之外,

後天所養成的道德規範,或才是讓陌生人之間導向正軌的解方。

(電影中顯露人性光暉的橋段,尚有許多,諸如:

 @米爾斯因敬重偷拍者其人,

    而未將膠卷交給上級、或用作威脅之用,僅僅自我留存。

 @又或情報員的任務僅在尋找膠卷,但卻因著惻隱之心,

    主動介入神秘女子的綁架案,反讓自己成為槍下亡魂。)

 

Ps.端看其他網路影評的分析,本片存在諷刺的意味濃郁,

    認為當中情報員所期欲找尋銷燬的膠卷,

    係影射甘迺迪總統與瑪麗蓮夢露之間的緋聞。

    至於是不是,並不重要,大家就當作是個彩蛋囉!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