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時間上的家"(시간 위의 집)乃翻拍自委內瑞拉出品的電影"時間盡頭的房屋"
(The House Of The End Times),復刻的程度相當高(意即幾乎是原版照抄就是了...).
這也難怪,畢竟原版的故事架構太完美了,其中增減哪個環節,都將有損其完整性,
唯獨韓國在關於母子親情的元素上,有著更為深刻感人的凸顯,讓影片的催淚指數往上飆升.
(以下有雷,慎入)
電影以鬼怪懸疑的屬性作為包裝,有著日本恐怖片"咒怨"與"殘穢"的影子,
敘述一名涉嫌殺害丈夫與匿藏兒子的母親,在渡過25年的獄中生涯後,
獲准假釋出獄,回到當初居住的宅第.
25年來,母親心心念念的,便是希冀找到當初失蹤的兒子,
故開始於房子內找尋蛛絲馬跡,然而越是尋找,就越發覺房子內有古怪.
經調查之後,才知道原來過去的幾任屋主,也都曾傳出過類似失蹤的怪事,
一切,似乎皆與地下室中,那扇被水泥牆堵住,也是當初其孩子被吸進去的門有關.
終於在慘案正式滿25年的時刻,謎底揭曉,
那扇門係時空之門,每25年開啟一次,
母親本可藉由該次機會,重新扭轉歷史,
讓自己的下半輩子重新活過,免於牢獄之災,但代價卻是兒子必須犧牲.
兩相權衡之下,終究還是順從命運的安排,成全兒子健康長大的期待.
諸此時空穿越,逆轉歷史等戲碼,其實早已不知幾凡,
但是很弔詭的是,您或會發現到當中存有著共通點:
即便重新來過,其實真正會試圖去更易當初決定的,終究還是少數.
大部分的案例,多半還是再一次的讓自己做出原初的決定,
頂多只是透過穿越的機會,更進一步的洞悉與確定自己當時抉擇的初衷,
待明瞭整個事件的脈絡後,幾乎沒有其他的誘因,去扭轉這曾經認為無可接受的結局.
以本片中的母親為例,莫名其妙的被判以謀害全家之罪名,
25年的牢獄之災,完全消磨的求生意志,
是故,當其知道有機會重新活過的當下,儼然充滿著改變歷史的衝動.
但當她知道一切真相後,知道她不入監的代價,必須是用兒子早夭來交換,
終究還是二話不說的選擇慷慨赴義,讓孩子能夠去到更好的地方.
對一個母親而言,即便是跨越時空,相信這樣愛護孩子的初衷,從來都不曾變更過吧!
誠然,按我們的科技水平,終將有一天能夠做到時空穿越,
屆時,相信大家都將躍躍欲試的,希冀回到過去,改變自己早時所做下的錯誤決定.
但或許會感到很遺憾的,當您真正回到了當下,
往往可能甚麼既定的抉擇都沒有著更易的誘因,
很簡單,因為自己還是自己,個人的思維是既定的,
任何時刻所做出的決定,必然都是當下所自認為最佳的理性選擇.
您認為某個舊時的選擇錯誤,
那或只是從結果不盡如人意的角度,去自我安慰式的假定另個選擇會更佳.
但試問又有誰能知道,當初若真選了另一條路徑,結果會比現有的更優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