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戰】台灣版正式預告--YouTube
向來擅長描繪黑幫與暴力電影的導演杜琪峯,在"毒戰"一片中,一貫的風格持續,
而且場面更大,血腥與暴力的場景也更多,就喜好劇情片為主的自己來說,
總認為類似的槍戰或暴力橋段,其實適可而止就行了,一昧的為了營造暴力風格而暴力,
不但讓觀影從享受轉而顯得冗長,連帶著也在衝擊著影迷們心中的道德執法尺度.
不過呢,就電影"毒戰"一片來說,撇開其中同樣冗長,漫天掃射的槍戰畫面不論,
裡頭故事所欲凸顯出來的議題焦點,倒還是相當清晰明確,
讓整部電影除了杜導一貫的暴力風格之外,更增添了不同面向的亮點,
是一部難得的社會犯罪類型影片.
故事敘述一名製毒遭逮的毒販蔡添明(古天樂 飾),為了尋求司法得以給予"死緩"的機會,
於是主動向禁毒大隊長張雷(孫紅雷 飾)表示,自己可以供出幕後更大尾的煙毒犯,
希望用轉當污點證人的方式,來換取自己罪刑的輕判.
然而,在緝毒組循著蔡添明所提供的線索,一一的前往查緝的時候,
卻是屢遭對手的暗算與洞悉,讓警方死傷慘重,警方一度懷疑蔡添明根本是假意合作,
但卻屢屢在蔡添明表示願意供出更關鍵人物的前提下,又姑且相信他的誠信.
最終,一如警方當初的預感,蔡添明會轉當汙點證人,根本只是緩兵之計,
等待的只是在警方鬆懈之際,有個可以逃出生天的機會而已,
在他用計逃脫之後,挾著強大的武器火力,血洗了整個緝毒組人員...
先小評一下這部電影吧!雖不知電影彼此之間有無相互參考,
但就"毒戰"的幾個橋段來說,還是能夠窺見有著其他電影所曾有過的相似:
首先,在張隊長先扮演昌哥與哈哈哥晤談,後來又改扮哈哈哥與真正的昌哥洽談的雙面諜手法,
整個橋段的鋪陳,還真是像極了湯姆克魯斯在"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中的情節,
同樣都是利用偷天換日的手法,模擬了對頭人的身分前往魚目混珠,藉此套取資料.
其次,在結局中的那一場街頭大混戰中,不論是冗長的程度,抑或是在公路上的車輛爆破與槍戰模式,
又都和先前由劉德華主演的香港電影"風暴"非常相似,幾乎可說就是個翻版.
當然囉!!也許大家會覺得"天下文章一大抄",諜戰與暴力電影大概都脫離不了上述的幾個元素,
也就不存在誰抄襲誰的問題,或許吧!!但這著實也讓人感覺到該片似乎少了點創新的感覺.
回歸到本文最初所提到的"亮點","毒戰"給予我最大的省思,在於重新讓人思考著:
在各種刑事案件當中,"汙點證人"所扮演的角色爭議.
試想:汙點證人通常是指本身已是犯罪之身,但為求減刑以自保,而願意提供更多的線索,
讓警方可以破獲更大宗的案件,抑或是揪出案件幕後的主謀者.
分析這種會期欲轉當"汙點證人"的人格特質:
觸犯法律,已然是社會之所不容,倘若又為了自己的私利而願意出賣同志,那更是道德上的無信,
如此不忠無信之人,試問他的供詞真確性可以有多少呢?
找這樣的人合作偵辦案件,無疑的,可說是"請鬼拿藥單",境況恐怕只會每下愈況.
我相信這樣的道理,相關的辦案人員絕對都了解,
但儘管如此,何以每次在案件偵辦當中,不時的都還是會傳出某某人轉當汙點證人的情況呢?
那是因為,身為汙點證人的,永遠都懂得玩弄一種"令人期待"的心理戰術:
就像電影中的蔡添明一般,老是用一種擠牙膏的方式,在和警方消極的合作,
當警方面臨到辦案瓶頸,開始懷疑他沒說出真相全貌之際,他就開始說著另一套全新的說詞,
並且供出警方所欲知悉的更大尾人物,藉此讓警方在有所期待之下,繼續相信他的證詞.
類似"吊人胃口"的供詞,相信會是身為汙點證人所慣用的伎倆,
但由此也可以看到:汙點證人的合作真誠度,其實是該備受質疑的.
綜言之,總覺得檢警辦案實在不該受到汙點證人太大的影響,
因為汙點證人本身的誠信是有疑慮的,往往其口中所謂的"更大尾幕後藏鏡人",
很有可能都只是他自己為求脫罪,而虛構出來的情節而已,
倘若輕信了如此的妄言,非但將自己陷身在危險的境地中,
同時也忘卻了汙點證人本身所需要背負的罪刑,豈不是得不償失.
換言之,辦案恐怕還是得實事求是,證據到哪,就辦到哪,
太過好大喜功的期欲破獲更大宗的案件,而錯信汙點證人所給予的虛構情報,
反而成為被黑暗勢力反將一軍的棋子,那就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