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隱任務"乃改編自暢銷作家李查德(Lee Child)的小說"完美嫌犯"(One Shot),
該小說原本被認為是相當難以拍成電影的格局,但這部片卻做了還算成功的嘗試,
雖然整部電影的過程有點小沉悶,但劇情倒是高潮迭起不斷.
劇情敘述一位涉及隨機狙擊殺害5人的嫌犯,在審訊的過程中,
只寫下了"找傑克李奇"幾個字,原來早年嫌犯擔任軍隊狙擊手的時候,
曾經在尋求刺激下殺害數人,被當時身為憲兵調查員的傑克查獲,
並警告他再有下次,絕對不會輕易的放過他.
嫌犯因著相信傑克的探案能力,於是希望他能夠參與到這件事的調查當中.
而隨著傑克抽絲剝繭的調查,漸漸的發現,原來看似單純的案件,
背後竟然隱藏著一個瞞天過海的大陰謀,而自己也因此惹來殺身之禍,
最終的結局是甚麼,大家還是找電影來看看會比較精彩,
這裡大致上就點到為止...
對於這部電影,儘管是一部以動作為主的劇情片,
但其中卻也不乏有許多發人深省的橋段:
首先,就在於"傑克李奇"本人,他是個心思縝密的探案者,
由於做事總是乾淨俐落,因此可以自外於既有的法律規範
(他甚至沒有任何的犯罪紀律可查...),
跳脫出律法的束縛,反倒讓他可以只問對錯的進行真相追查,
某種程度上,就好像是蝙蝠俠式的正義一般,
遂行著自己所認知下的正義.
有時候,有些人或許會認為私法正義只是滿足了自己作為裁判的慾望,
但在現實世界中,法律往往無法約束著某些族群的準犯罪行為,
甚至法律體系本身就是某個犯罪集團中的一環,
看看電影中的勾串情節,再想想我們現在社會上的許多案例,
不都是如此進行的麼?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會期待傑克李奇的出現,
因為人民要的,絕對不是同處於共犯結構下的法律裁決,
而是要問一個真相,一個是非...
其次,電影中律師海倫原本希望用精神異常的理由,
來為當事人的隨機殺人脫罪,希望能夠免除其死刑,
結果傑克希望他可以去探視一下那些受害者的家屬,
了解一下受害者的生平,再來重新思考這個問題.
結果,當律師了解到每個受害者都是何其善良,
被殺前的作為都何其有意義的情況下,她動搖了,
不再認為應該去赦免這種人的死罪...
看到這裡,大家不覺得和我們經常見到的廢死聯盟挺像的麼?
他們從來鮮少去站在受害者家屬的立場設想,
單純的只是拿著甚麼聯合國兩公約當神主牌,
為廢除死刑而廢除死刑,已經成為兩公約的信徒而不自知
(所謂的信徒,就是沒得妥協,鐵板一塊的狂熱者).
我想,假若他們願意真正的去傾聽一下那些被死刑犯殺害的家屬心聲,
真正願意了解一下他們心中的沉痛與傷悲,
哪怕就算是幾近迷信式的使徒,應該也都會動搖其意志的吧!
廢死...唯有相互溝通與了解彼此,
才有可能在良序社會當中,持續的宣揚下去...
最後,我還是很佩服原作在案件方面的鋪陳,
縱使自己看過了那麼多的推理偵探劇集,
"用看似隨機殺人的表象,來掩蓋真實殺人的動機"
這個梗,倒還是第一次見識到,感覺還頗新鮮的...
(呵呵...好像有點小爆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