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立委-民黨不禮讓第三勢力 林義雄轟愚蠢-民視新聞--YouTube
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認為第三勢力(包括時代力量與社民黨),
兩黨加起來要提名20席區域立委,才有資格提不分區立委,
結果民進黨只禮讓了13個區域,根本就是愚蠢.
對此,民進黨副秘書長洪耀福認為:
第三勢力要務實一點,要找最強的人參選,否則,"民進黨讓愈多,國民黨愈爽".
言下之意,頗有呼籲第三勢力別得寸進尺的意味.
這不禁讓我對於這所謂的"第三勢力"定位,感到有那麼點納悶與好奇...
記得十年前,我當時所撰寫的碩士論文:
"二元國家與民主鞏固-從台灣左派勢力之必要性剖析國會選制改革"
正是在評估台灣第三勢力崛起的可能性,
那時候由於每到選舉,總是不免循著統獨的國家認同軸線激化,
讓族群之間始終處於緊張的關係.
於是乎,我試著思考台灣選舉議題的另一種可能,
也就是一如歐美國家的經濟左右派分野.
記得那時候剛提出論文綱要時,還頻頻被教授們質疑:
"台灣有經濟左派嗎?","台灣第三勢力根本搞不起來...",
結果,沒想到在十年後,一切似乎就像水到渠成般的自然,
第三勢力崛起了,而箇中原因,卻是因為經濟條件的惡化.
顯然,與我當初的評估相比,結果是完美的,但代價是慘痛的...
然而,在整個第三勢力運作的過程中,其實不免讓人質疑著的,
是這股力量的超然性與獨立性,畢竟甫在其組織化之前,
箇中的重要成員,就經常性的被認為是民進黨的外圍組織;
對照他們頻頻示意民進黨該禮讓立委選區的籲求來看,
當初的質疑合不合宜,相信大家都有公評吧!
縱觀第三勢力成立當時的宗旨,擺明了就是要終結權貴政治,
但黨綱言猶在耳,如今卻完完全全成為民進黨的黨友,
和當年的台聯相仿,咸以阻止國民黨在國會過半的目的為宗旨.
此種與第二勢力(民進黨)同氣連枝的作為,
怎麼看都不像是第三勢力,充其量或只能稱其為第2.5勢力.
畢竟,假若真照著他們的勝選劇本走,
2016總統與立委,完全掌控在民進黨手中,
政治真會更加清明麼?社會真能更合乎正義麼?
說實在我還真不這麼覺得...
就我的認知,國民黨的權貴印象,已然病入膏肓,沒得救了,
但民進黨同樣也不遑多讓,真正掌控著黨機器的,不也是非富即貴,
本質上到底有甚麼樣的差異呢?
第三勢力若真有心壯大自己的羽翼,該學學台獨老先覺"史明"先生,
他希冀建立的是一個服膺社會主義路線的台灣國,
在這個國度中,管你是國民黨或民進黨,
只要是權貴,都該被用放大鏡來檢視與批判.
能夠用如此超然的胸襟,來檢驗隱藏在國,民兩黨中的權貴,
那才真是第三勢力所應該奉行的圭臬吧!
在此也建議林義雄主席,倘若民進黨真的只能禮讓13席,無所謂,
不妨去找國民黨談合作,籲請國民黨將諸如南部等較為艱困的選區,
禮讓給第三勢力的人選,讓第三勢力真正超乎在兩黨的羽翼之外,
才不致於落入某黨應犬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