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總統賴清德昨日公布第一波內閣名單,新政府首任行政院長,
由前主席卓榮泰雀屏中選,副院長則是前文化部長鄭麗君,
其他還有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國防部長顧立雄、內政部長劉世芳、至於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則獲得留任。
對於這份名單,撇開藍綠的有色眼鏡,您的評價如何呢?
坦白說,不能說壞,畢竟個個都是在政治場域打拼多年的老將,
但就是少了份耳目一新的新意,少了幾許專業的素質,
這與新內閣所標榜所謂「AI內閣」的形象,顯然是大相逕庭的。
就以顧立雄為例,律師出身,專業在法律,
歷經立委、金管會主委、國安會秘書長、再到國防部長,
跨越的領域之大,令人咋舌,能力恐怕已堪比漫威超級英雄,
根本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奇葩,真的適任?
亦或只是美國老大哥戰略指導下的一枚棋子樣板而已呢?
(*國防聽美國的,其實也沒啥不好,至少安全有保障,
但就是在與中國對抗的戰略下,年輕人會辛苦一點而已。)
當然,找來這些閣員,沒甚麼不好,畢竟這些都是賴總統一直以來信得過的人,
未來在政令的下達與貫徹上,應該會更具有效率,溝通更加無礙。
但也正是大量晉用親信的強勢作為,
與其先前宣示「脫離新潮流」、表態要組織不分黨派的全民政府,顯然是相互悖離的。
果不其然,不等敵對陣營開火,自家人就先砲轟了,
有鑑於正國會領導人林佳龍閣揆大位落空,
該派系的中常委陳茂松在名單公布後隨即表達不滿,認為賴主席完全不尊重正國會,
更隱晦的批評卓榮泰的吃相難看,派系間因卡位而一觸即發的戰火,
隱然已為將來的新政府,埋下了不定時炸彈的引信。
根據資深媒體人的分析,林佳龍、鄭文燦這兩大閣揆熱門人選之所以被略過,
林自然是因著二月的立法院長改選,涉及到假傳總統旨意,
找中間人與柯文哲洽談「珊昌配」的合作事宜,
這不但是違背政治倫理的大不諱,更有僭越主席權限之虞,被打入冷宮也是正常的。
至於「大阿哥」鄭文燦,據悉賴總統根本沒詢問他未來的意願,
料想是與台大論文被撤銷不無關係,
畢竟「學倫」始終還是賴所堅持的黨內革新項目,大概只能洗洗睡了吧!
端看賴總統的個人性格,擇善固執、一絲不苟固然是優點,
畢竟明君不容存有任何和稀泥的心態。
然而,過猶不及的結果,都將只會讓自己的決策圈越顯侷限,
到最終就那個區區幾名親信在總理國政,將可能與真實民意漸行漸遠。
又完全無視於其他黨內派系分配權力籲求的結果,
勢必在未來國政推動遭遇挫敗之際,苦無援軍前來搶救,
屆時將逼使自己只能用激化朝野對立的方式,催出基本盤來鞏固領導中心,
以分裂社會情感來遂行個人政治算計,終究不是好事。
回顧過往,阿扁總統已經示範過一次,試問賴總統還要重蹈覆轍嗎?
還要重演過去那種幾百天不進議會、不鳥民代的老路麼?還望慎思!
為什麼提到阿扁總統呢?
因為未來的賴政府,同扁政府一樣,面臨的都是朝小野大的國會,
都是未過半票數選出來的總統,權力地位本就相對不穩固,
倘若在此情境下,尚且都還不懂得權力分享的訣竅,
放眼未來,苦日子恐怕還長著呢!
阿扁總統當年面對著本土派的強大壓力,都還應是找來國民黨籍的唐飛擔任院長,
精挑細選若干學界與企業界人士入閣,即便在位不久,
至少起到了實踐組織「全民政府」的諾言,跨出了良性循環的第一步。
反觀賴總統,第一波內閣名單,不但找來了終結韓流的前主席卓榮泰擔任閣揆,
閣員名單更是一片綠油油、甚或盡皆都是新潮流,
完全與其先前宣示脫離新潮流的許諾背道而馳,
試問如何使在野黨、乃至於全國民眾相信,
未來的施政,會做到中立客觀呢?該不會又是新潮流整碗捧去猛吃吧?!
不禁想到經典「天留我不留」的文字奧義,賴總統所謂的退出新潮流,
究竟是「脫流不,脫流」,還是「脫流,不脫流」,
或許從內閣名單當中,早已有了答案吧!
(*選前就說過,剷除新潮流要趁早,在新系跳脫「老二哲學」、跳出來當出頭鳥之際,
就得讓他們慘遭滑鐵盧,才能畢其功於一役。
如今,新系一舉躍居成為老大,拿到了完全的行政權,
上萬個政務任用的職缺等著養自己人,其他派系就只能巴望著關愛眼神,等著被招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