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田家.JPG

猶記得在結婚當時,耗費鉅資選了近百張婚紗照,

又在訂結婚的典禮上,同時請了攝影師全程記錄過程中的點滴。

十年過去後,大家不妨猜想一下,

哪一樣是我迄今經常會不時拿出來瀏覽的呢?

 

巨幅婚紗照與厚重的相本,在結婚典禮當日公開讓賓客閱覽後,

一直就放在儲藏室內,期間或曾有過檢查其是否發霉沾黏的想法,

但卻從未付諸行動,始終沒再打開過。

反倒是訂結婚的宴客照片,從拍攝後就存放在手邊的電腦,

每每心情需要紓緩之際,便會秀出來瀏覽一番,

想及婚宴當下的種種甜蜜情景,就覺或得了療癒的效果。

 

坦白說,從藝術的觀點析之,婚紗照絕對要遠勝於宴客照,

從婚紗配搭、髮飾妝容、場景選擇、到攝影師的運鏡,

無一不是藉由各種專業積累而成,堪稱為作品亦不為過;

而宴客照只不過是依循著儀式進行的流水帳,

業餘和專業間或有技法上的不同,但大抵皆忠實紀錄彼時的點滴。

然而,也正是這個「忠實紀錄」,

引致於觀賞宴客照的吸引力,絕對大過於婚紗照,

箇中關鍵,當屬「故事性」。

婚紗照中的自我,性質像是伸展台上的model,

舉凡攝影師需要甚麼樣的動作表情,照本宣科便罷,

力求的效果是唯美,而非真實,致使照片本身不帶有記憶元素;

相反的,宴客照中的一顰一笑,出於自我人際互動間的日常,

當中沒有矯揉造作,只有真實的情感流露,

多了點故事性的寫真,自然回味無窮。

看著相片中的人物,宛若回到當下的時空背景,

甚麼人講著甚麼話、做了甚麼有趣的事,

好似搜尋關鍵字般,一條條記憶瞬間又陳列在跟前,

那是作為感性人們,最為享受的再回首時光吧!

 

或許有人認為,現今影像科技日新月異,

影片拍攝工具隨手可得,則照相機是否因此黯淡?

人們是否會捨棄照片、改拍影片呢?

就我的觀點,總覺得照片仍舊無可取代。

誠然,影片原原本本的紀錄下事件的全貌,

但不可諱言的,全貌並不總是完美的,

當中若有未盡完善、抑或存有自我期欲忘卻之片段,

則很抱歉的是,無論經過多少年,再次拿出來觀賞之際,

所有記憶都將完整無缺的重新憶及,心下恐怕五味雜陳吧!

而照片呢,往往紀錄下人們歡樂的一面,

笑容背後究竟有過怎麼樣的掙扎,往往在畫面中被掩蓋,

畢竟人腦的記憶總有稀缺,復以趨樂避苦的本性,

他朝偶然再次拾起照片端看,回憶或許不若影片般精確,

但略顯朦朧下的往昔,都將是甜蜜的吧!

換言之,照片或有紀錄上的力有未逮,

然那份未盡全功的殘缺,卻成就著人們底心下最渴望的圓滿。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中的攝影師淺田政志,畢生所追求的攝影境界,

就是前述所謂「有故事的照片」,從而故事還是用以彰顯家庭的溫度。

生長於和樂融融的家庭,深受著父親喜愛紀錄孩子們成長的慣習,

即便取得專業攝影學位,但用鏡頭為每個家庭拍下甜蜜時刻、

這看來像是業餘人士也能企及的尋常工作,

卻是其始終沉浸其中的職志。

憑藉著獨樹一格的技法,

最終獲得「寫真界之芥川賞」的木村伊兵衛賞,

奠定其個人的大師典範,

從而也重新將家庭元素帶回寫真界,讓照片更增添情感溫度。

 

至於電影後半段,以日本311大地震的劫後重建為背景,

淺田偕同當地志工,志願從事災民相簿的清理工作,

讓遭到海嘯襲擊的災厄,

不致於沖垮人們心中所構築的記憶防線,

藉由照片的還原呈現,當災民望著逝去親人們往昔的面孔,

畫面中企盼著家人安好的期待眼神,

縱然再怎麼樣的悲傷,瞬間彷彿注入一股暖流,

將自己從絕望的深淵中拉出,給了重生勇氣的救贖。

想像著彼時重大災難的劫後餘生,

對比一楨楨團聚照片所散發的炙熱溫度,

皆讓人們更能強烈的感受到,

那些日常認為平凡至極的影像紀錄,原來何等彌足珍貴。

而也唯有類似淺田這般懂得家庭價值的大師,

才能了解清洗相片這等瑣事,

對災民的心靈重建,是如此舉足輕重。

 

人生,總得知道自己在做些甚麼,

只要確立了畢生職志,相信自己是朝著對的方向前進,

縱然過程中多所荊棘,還是義無反顧的走下去吧!

一如淺田政志,始終想著當一名全家福攝影師,

抱著一本家人寫真到處兜售,卻始終敗興而歸,

終在作品感動著出版社老闆後,有了出版的機會,

雖然銷售量奇差無比,但其堅持的價值據此受到專業肯認,

最終獲得攝影界最高榮譽。

成功絕非偶然,貴在是否願意堅持到底。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