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畫家MIKIMOTO凜的作品,典型的青春約會電影,

作為情竇初開,初相識情侶間的約會首選,再合適不過了!

或許是年紀漸長之故,對於類似的校園戀愛故事,坦白說已經有那麼點免疫了,

可能是不再存有學子般的純真悸動,抑或是已經記不起往昔歲月中的青澀模樣,

曾經自己也是那麼奮不顧身的去追尋自己所深愛著的對象,

現下回憶起來,卻顯得雲淡風清,引致於觀影當下無太多的共鳴與迴響,

可謂之為是一部挑年紀來觀賞的電影.

(以下有雷,慎入)

 

故事敘述一名曾經玩世不恭的少年吉良悠二(中川大志 飾),

在得知自己因著心臟疾病而剩下一年的生命後,自此開始鬱鬱寡歡,終日行事孤僻.

在偶然的機會中,結識了同在班級中屢遭同學欺負的岡村妮諾(飯豐萬理江 飾),

(不知有沒有人覺得,飯豐與"鄉民老婆"新垣結衣超級相像,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

或許是同病相憐吧!一個是被人生所遺棄,另一個則在同儕中被排擠,

兩人可為一拍即合,在譜出戀曲後,相互扶持的走出各自的孤僻人生.

但與絕大多數的校園愛情電影相仿的,兩人的戀情最終遭致妮諾父親的反對,

其認為在悠二生命有限的情況下,一旦妮諾愛得太深,

當悠二逝去之際,將會讓她陷入到更為抑鬱的深淵.

不過,青春電影總是需要充滿著希望與憧憬,

父親的反對,終究還是不敵兩人的愛情堅貞,

結局當然還是悠二勇敢接受心臟手術成功,一整個大團圓的歡喜收場.

(坦白說,我覺得個人屬意中的結局,是較為黑暗的:

 如果我是作者的話,應該會讓悠二赴美的手術失敗,但在亡故之前,

 預先寫下多年的信件,吩咐家人定期寄送給妮諾,作為支持她繼續人生的動力.

 直到妮諾有能力赴美與悠二相會之際,才發覺悠二早已逝去,

 但此間的書信,已足以證明悠二對妮諾永恆不變的愛戀...

 個人總是喜歡殘缺的愛情吧!純粹亂入想像)

 

故事中,曾經悠江在妮諾父親的勸說下,也想過要放棄這段戀情,

畢竟自己大限已屆,根本給不了妮諾長期穩定的愛情.

但在友人矢部的開導下,讓他頓悟著的瞭解到:

其實每個人的人生本來就都是無常的,

或許悠江在醫師的判定下,有著較為明確的人生賞味期,

然說句較為直白的"棺材是躺死人,而不是躺老人的",

又有誰能夠知道,明天是否就是自己的大限之日呢?

既然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瞬變無常的,又何以因著這樣的理由,

去抑制自我心中對於愛情的波濤洶湧呢?

畢竟下一刻會否離開,沒人說得準,但得以確知的是,

一旦當下邂逅畢生摯愛,卻莫敢勇於表白,

則當機會逝去,留下來的,只會是無盡的惆悵與漠然.

多少時下的愛情男女,一生都活在如是的悔恨之下,試問當緣分來臨,能不珍惜麼?

正是基於這樣的緣由,愛情來了,就去追尋吧!

再多的自我設限,不過都是無謂的庸人自擾罷了!

 

當然,站在父母的角度,諸如妮諾父親的思維,完全能夠令人理解.

父母總是以愛護子女的角度,去越俎代庖的為孩子們的愛情進行主宰,

屢屢將社會中種種既有的道統規則,無意識的植入到自我為孩子設立的擇偶條件中.

無奈的是,愛情本來就不該存有任何規則,

當愛情降臨時,對象即便再離經叛道,再不倫不類,

毫無疑問的,都是孩子們所選擇深愛的人.

若徒然以父母的權威與意志,強行的拆散彼此,

箇中所反噬的副作用,往往恐將是父母們所難以承受之重.

多少憾事,其實不就是這樣發生的麼?

不諱言的,成全子女的愛情選擇與否,本來就是艱難的決定,

但倘若回想起自己在愛情中,是否也曾經那麼不顧一切,那麼奮不顧身,

也許面對著子女的選擇,將可以更為豁達的看待吧!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