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近三年在外地就醫的日子,挺著最後一口氣,爺爺,回家了...
三年來,曾經一度記不得爺爺清晰的模樣,
又或許是自己不願意去接受這樣在病榻前的他,
始終在我心中的記憶,一直都停留在2012年的春節期間,異常的深刻:
那時候剛驗退的自己,向爺爺報告這個消息,爺爺就像哄小孩子一般的,
拿出他平日最喜歡的代糖糖果,塞到我的手中,慈祥的對我說:
"恭喜!以後要好好吃東西過生活喔!",那一刻的笑容,我想我永遠都會記在心中.
之後為他籌備生日聚餐,買了滿滿一桌他最愛的握壽司,
他逗趣豎起大拇指的身影,也成為我潛意識中願意接受的最後模樣.
只想對他說:謝謝您,帶給我們如此美好的甜蜜家庭.
記得小時候出國去玩,爸爸的原則,總是得一家七口同進同出,
要麼一起去,要麼大家都別去...因為他清楚的體悟到:
要是墜機了,家人中有死或傷,那該如何自處呢?
畢竟,這個家,缺了誰,始終都會有憾...
儘管爺爺走得安詳或許是意料中事,
但當初那個七口之家,已不再有完整的可能了.
我不信鬼神之說,
但有時候也不得不去承認某種親情間那種難以言語的心靈連結:
在年初一場與媽媽娘家的聚會中,阿姨和姨丈帶著八十高齡的老母親出席,
爸爸看在眼中,我隱約能夠感受到他那既深沉又無奈的失落感,
失落著有著同樣高齡的母親,卻未能隨身侍奉的遺憾.
又接下來奶奶幾次在新竹跌倒,大小傷不斷,
已然將爸爸推到了親情爆發的臨界點:
情感上,他多麼希望將奶奶接回;但現實上,又不忍奶奶與爺爺分開生活,
心下一直躊躇不定著...
大家都說爺爺是最疼惜老婆的好男人,也許正是感受到了這樣的兩難,
選擇在此時讓自己解脫,也成全了奶奶重新回家安享晚年的心願.
若不是真摯親情般的牽引,我實在想不到更好的正解了.
人生...就該把握每一次的相聚...
或許心中總會想著再見終有時,
但誰又能夠保證,再見,不是"再也不見"呢?
我一直記得外婆過世前的最後一次相見,
那時的我,正在如火如荼的準備博士資格考,
本來像這種長輩間的喫茶聊天的場合,我泰半不會參與,
但妙的是,當天我顧不及書還沒念,坐下來和外婆暢聊了好一陣子,
之後沒過幾日,外婆就過世了...
爺爺的情況也相仿,自小寶出生後,料理寶寶的事務多了,到新竹的機會也就少了,
前幾日單純以為只是一般的感染,在前往探病之餘,順道也帶著小寶寶,
就在曾祖孫倆相視而笑的兩日後,爺爺就過世了.
爺爺曾經很期待著當曾祖父,但願他是帶著心願已足矣的心情,無憾而終...
思念很長,不會因著告別式的結束而終止,
您永遠活在我的心中,永遠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