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楊家將 預告 Saving General Yang Trailer--YouTube

前幾天在電影台偶然觀賞到這部電影,該題材在華人圈被翻拍的次數,大概僅次於包青天吧!

講述的是北宋年間,楊家一門英烈的傳奇,但與包青天所不同的是:

一個呈現的是國家的希望與光明面,另一則是政治黑暗,甚至可說是人倫悲劇的情節.

記得從小到大,不論從歌仔戲或連續劇,楊家將的故事大致上也看了好幾個版本,

說真的,楊家七子的壯烈成仁,除了四郎探母,以及五郎出家的橋段較令人稍感欣慰之外,

其他的故事簡直就是在虐心,往往讓人看不下去,一直要到後來的楊門女將,

也就是楊宗保之妻穆桂英的出現,才能夠讓人瞧見一點光明的曙光...

  

綜言之,願意將這般讓人不忍卒睹的歷史悲劇,重新搬到大螢幕上,

我只能說導演于仁泰很有勇氣,但最終平平的票房,也證實著自己的想法:

"傳統歷史下的忠孝節義,在現下的眼光看來,顯然有著相當大的質變",

而票房之所以不賣,也許其癥結點亦即在此...這就是本文接下來所欲論述的焦點.

 

乍看上頭的海報,若一時不察的,可能還以為香港古惑仔又要出新劇集了呢...

沒辦法,鄭伊健之於"洪興陳浩南"的刻版印象,實在是過於根深蒂固了,

本電影除了鄭伊健與"香帥"鄭少秋等老牌影星之外,

尚網羅了林峰,周渝明(仔仔),吳尊等兩岸三地著名的影星,

若單純從卡司陣容來看,絕對是讓人值回票價.

 

故事則顛覆一般歷史劇的拍攝手法,將焦點著重在楊家七子搶救被圍困的父親楊業的故事上,

少了歷史來龍去脈的交代,讓電影的節奏相對明快,有向西方大型戰爭史詩片看齊的意味.

各個橋段拼湊起來,相信有玩過光榮KOEI三國無雙系列的玩家一定不陌生,

就是闖過一關又一關,而每一個都會有位楊家兄弟施展絕技,而後壯烈犧牲.

嚴格說來並不難看,但其中的若干情節卻頗值得提出來供大家省思.

 

首先,還是不免要幹譙一下那些"算命"的...

在電影中,當楊家七子決定出發搶救楊業之際,做為母親的佘太君,來到了深山中尋訪神算鬼谷子,

鬼谷子隨即給了她一個錦囊,上頭寫著:"七子去,六子回".

當然,知道故事的,就會了解其中寫的"六子回",並非六個兒子歸來,而是僅剩第六子楊延昭得以平安,

也許作為一個電影鋪梗的設計來說,這個伏筆安排得很巧妙,

但倘若這是真實的情況,直是很難不讓人質疑:為何那些算命的,說話老是要這樣隱隱晦晦的?

到底是真的天機不可洩漏呢?還是講得模糊點,人家才不會質疑你的神算?

抑或是分批式的一點一滴透露,可以多撈幾次錢呢?真可笑...

(強烈建議相信算命的朋友們,不妨去觀賞電影"第七度感應"(Red Lights),也許會有截然不同的體悟

第七度感應 影評: http://heartinkstone.pixnet.net/blog/post/49140378 )

  

其次,延續著"七子去,六子回"的梗,當佘太君看到這個錦囊字條之後,

隨即找來大哥延平商議,向延平透露此天機後,明示暗示的要延平這個做大哥的給個保證:

若真有必要犧牲一子的話(佘太君以為只會死傷一子),則希望延平可以出於保護弟弟的考量,自我犧牲.

當然,這絕對是立基在傳統孝悌觀念下所想出來的橋段,想要闡述的兄弟情誼或許也令人感佩,

但套用在現今"個人主義"當道的年代中,如是的"大哥犧牲論",還真是讓人覺得可笑.

為何每回"上刀山,下油鍋"的苦差事,往往都是得由大哥來承擔呢?

其實大哥與小弟之間,其所存在的差別,不就是早出生個幾年而已麼?

諸此年齡上的差別,永遠不可逆,難道據此作哥哥的,就得背負著讓弟弟的原罪麼?

這是甚麼樣的神邏輯啊?

怎麼從來就沒人想過,做弟弟的,該為哥哥做點犧牲呢?

顯然的,佘太君此番思緒,其實並沒有尊重每個兄弟之間的個異性,

從現今的眼光來看,倘若真有非犧牲一子不可的情況,做法不該是指定大哥犧牲,

而是得端看在戰場上的實際戰況,誰的存活率最低,那就該由誰去壯烈成仁,

如此一來才合乎個人自由意志選擇的當代思潮.

 

最後,將角度再拉遠一點來看,其實整個楊家將的故事,最終還是鎖定在"對國家盡忠"的觀點上,

就像劇中的楊業,在皇帝聽信讒言的情況下,遲遲無法得到援軍奧援,最終才會坐困愁城,

但他卻並未因此而對國家有所怨言,還是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當中,直到人生完結,

如此的悲壯身段,在過去可能被譽為是英雄,

而現在呢?那肯定被打成是"愚忠",甚至會被戲謔為"下去領五百"(暗指是某黨黨工)...

的確,在動輒反了的當下,類似這種"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基調,簡直就是一種愚民,

也許類似的歷史忠孝節義題材不再受到大家的青睞,原因或許也在這裡,

因為當代已經無法再忍受那種被昏君統治,還需要畢恭畢敬的情事了.

要說像潘仁美這般的佞臣,倘若穿越時空來到現代,大概早就被學運人士給推上斷頭台了,

哪還能夠在楊家七子壯烈成仁後,持續的可以禍害忠良呢...

 

綜言之,我覺得電影故事題材本身,其實是具有時代性的,

沒有與時俱進的跟隨時代而賦予新的意義與價值,

自然最終只能夠被埋沒在電影的長河之中,而沒有讓人驚艷的可能.

當然,過去大家所一再倡導的"忠孝節義",

顯然的,已經被"自由民主"的思維所完全取代,

我並無意評論箇中兩個時代之間的孰優孰劣,

但也許大家可以去好好的省思一下:

究竟是當下的時空美好,還是舊時代更令人緬懷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如石硯 的頭像
    心如石硯

    [心如石硯]yen&chi的攜手足跡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