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鎖定電影預告10/25 甲上娛樂 --- YouTube
電影"全面鎖定"由曾經主演過"特洛伊:木馬屠城記"(Troy)的性格男星艾瑞克巴納(Eric Bana),
以及在電影"靈動檔案"(The Awakening)有精湛演出的蕾貝卡霍爾(Rebecca Hall)所主演.
故是在敘述英國政府啟用了"機密證據法",來起訴一名涉及120條人命爆炸案的主嫌厄多根,
這項特別法律乃因應恐怖主義的攻擊而來,其中規定由於涉及國家安全的機密,
因此縱使是嫌犯的辯護律師,也不得公開的審閱某些機密檔案,
必須由檢察總長所指派的"特別代訟人"進行調閱,
同時有必要的話,法庭的審判也可從公開轉為"秘密聽證會"的閉門型式.
隨著案情的發展,身為特別代訴人的克勞蒂雅,以及辯護律師馬丁,
逐漸發現嫌犯似乎和英國的軍情局有過頻繁的接觸,因而發現厄多根乃雙面間諜的真相,
因著被懷疑有出賣軍情局的嫌疑,才會被誣陷入獄.
然而,就在他們決定聯手揭發這件醜聞之際,卻發現自己身處在時時被監視的危機中,
最終甚至連兩人曾經有過的一段情,也被當局拿來作為威脅的工具,
主角們如何化險為夷,又如何為嫌犯來平反,就請大家觀賞電影才知囉!!
總評這部電影,個人覺得題材相當的棒,向來涉及軍事與情報的電影,
幾乎就可以說是票房的保證,又這部戲還加入了法庭的攻防,以及緊張懸疑的氣氛,
更讓整部戲的可看度大大提升...
剛剛看了預告片的剪輯,不得不說一下:大致上整部精彩的橋段,都在預告片中了吧...
預告片將這部電影剪輯成一部緊張懸疑的動作片導向,但事實上,
整部戲其實是深沉的內心戲與劇情片,大體來說有點陰鬱的鬱悶感,
儘管只有短短近100分鐘的電影,卻感覺觀影時間頗為漫長.
所以,真要說失敗的話,過於灰暗的電影節奏與步調,應該就是本片的最大敗筆,
畢竟,電影的題材再好,總也得讓人看得下去才行阿...
就這部片給予自己的感想,其實衝擊相當的深遠:
究竟介於於國家安全與個人隱私和人權之間,該有著怎麼樣的分野呢?
"國家安全"很重要,這個想法自不待言,就連在歐美那般重視個人人權的國家中,
每每遇到恐怖攻擊事件後,再嚴格的安全檢查,大家也都甘於配合,
因為那是涉及社會集體生存的大事,個人在此刻顯得何其渺小.
但往往當風頭過了以後,對於這類侵犯個人隱私的情事,就開始紛紛的被拿出來檢討,
由此看來,顯然的介於於兩者間,應該有個清晰的界線,
而我個人認為,那條紅線,該是獨立的法治體系.
就電影的劇情來看,原有訂定的"機密證據法"立意良善,希望能夠在不危害國家安全的前提下,
能夠用閉門法庭的型式,將有利於嫌疑犯的機密證據,作為辯護的文本依據.
但是,當司法體系無法獨立運作,當司法不得不屈服在軍事情報局的淫威之下,
一切就因此而變了調,那些在閉門法庭由特別代訴人所呈現的證據,
最終反而成為軍情局按圖索驥,剷除異己的最佳指南,怎能不令人不寒而慄呢?
按劇情導向來說,嫌疑犯的生死,真的對於所謂的國家安全,有著那麼舉足輕重的地位嗎?
我想,不是的,他的存亡與否,所關係到的,反而是軍情局的眾多醜聞是否會被暴露的關鍵而已,
顯然的,這所涉及到的,已不再是公共利益的危害,
而只是公家機關或相關人士能否持續一手遮天的差別罷了,
這還能說是所謂的出於"國家安全"的理由嗎?
所以說,反推回去,假若當初"機密證據法"能夠完全獨立運作,
則嫌犯或會無罪開釋,而軍情局的黑幕也恐會因此而被揭露.
這對於國家安全是更好或壞,效應不容易評估,但可以確定的是:冤獄會因此少一樁.
也許誠如劇中軍情局的女證人所言:
"沒有我們的努力,你們的自由哪裡來?結果你們卻利用這些自由來對付提供者"
確實,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國家安全,也遑論個人人權的保障,
但相反的,倘若個人的基本人權無法徹底的被落實,那要這樣的國家安全又有何用呢?
說到這裡,想到來台灣前一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監聽風暴,循著本篇文章的理路分析:
當初經法院核准的掛線監聽沒有問題,因為那是出於辦案需求不得不然的必要之惡,
然而,監聽不能有著"順道"的便宜行事,怎可在監聽某案的同時,又從中去發掘新的案件呢?
那豈不是對於犯罪的一種預設立場,是嚴重違反著程序正義的舉措.
司法的界線,其實一直都很清楚,只不過掌權者總是會有著見獵心喜的噬血衝動,
而這也正是何以非法監聽會遭到社會大眾所詬病的最大原因.
因為人總有秘密,總有把柄,這些把柄本身未必違法,但卻可能毀人清譽於一旦,
當沒來由的監聽成為常態,這個多元的社會,將會逐步成為掌權者所主導下的一言堂.
中天新聞》王金平捲關說 馬英九:最恥辱的一天---YouTube
難道不是麼?猶記得當初馬英九總統是怎麼說著王金平院長的關說案的:
"這是個大是大非的問題,如果不能嚴正的面對這樣的弊案,台灣將走上無限沉淪的處境..."
馬王5次握手 酷酷嫂笑顏化冰--蘋果日報 20131011--YouTube
言猶在耳,看看他們國慶日握手相視而笑的畫面,不覺得很諷刺嗎?
在握手的當下,難道馬總統都不曾想過當初是如何斬釘截鐵的批王麼?
還是權力當頭,當初所捍衛的司法正義也只不過是過眼雲煙的鬥爭工具而已,
至於台灣沉不沉淪,在那一刻,對馬而言,好像也已經不再重要了吧...
(事實上,台灣早已沉淪了,只是您還自我感覺良好而已吧...)
最後,也不得不為電影中和台灣時事相互吻合的橋段,感到驚艷與喝采:
在電影中,監視器可以說是如影隨形,無所不在,但很湊巧的,
就在嫌犯移監的時候,居然出現了短暫的黑畫面,當畫面再次恢復正常時,
嫌犯已經上吊自殺了,有沒有那麼巧的事阿?
無獨有偶的,台灣先前的洪仲丘事件,一整天監視畫面都沒問題,
就那麼剛好在他出事的前後,就出現了跳針的黑畫面與沒有畫面.
20130723中天新聞 曹金生頻「跳針」 網友kuso惡搞嘲諷---YouTube
兩者相較,電影中導致黑畫面的原因,是軍情局希望直接做掉嫌犯,
企圖以嫌疑人死亡來中止審判的持續進行.
反觀台灣,您真會相信那黑畫面是拔掉插頭所導致嗎?
我想看了電影之後,都應該明瞭:那種合理化說詞的或然率應該趨近於0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