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看了不少鬼片,但可惜的是,大多是踩雷居多...
要說甚麼類型的電影地雷最多,答案,絕對是鬼怪驚悚片.
昨天偶然在電影網頁上看到韓國電影"殺人漫畫"的資訊,
這才讓我想起這部將近一年前看過的佳作,簡單的與大家做個分享,
也算是衡平一下自己最近頻頻踩雷的心情...>.<
(以下有劇透,不喜勿入...)
電影描述接連發生著幾樁離奇命案,死者的死狀,都像極了驚嚇過度而亡,
唯獨奇怪的是,各個命案場景與人物,皆不約而同的與一名暢銷漫畫家的作品一模一樣,
幾乎就像是預言一般,紛紛事先預測了命案的發生.
這讓承辦的員警不禁懷疑該漫畫家與幾樁命案,脫離不了關係,
但奇怪的是,經過幾日的跟監,卻毫無所獲,反倒是命案持續的在發生.
在細查漫畫家的過往生平後,這才發現,
她以前的許多作品,都在一場無情火中燒成灰燼,
而其最摯愛的閨蜜,也在那場大火之後失蹤.
進一步追查其閨蜜的資料後,一切才真相大白,
原來那位閨蜜有陰陽眼,
故冤死的亡魂經常會告訴她,要如何對加害者進行報復的計畫,
而其閨蜜也就據此將故事的情境都原原本本的畫下來,做個見證.
沒想到,那時候的漫畫家,正面臨著頻頻被退稿的低潮期,
在苦無擬真題材可以發揮的困境下,她看到了閨蜜的畫作,
心一橫,便將她視作自己的作品出版,因而一炮而紅,成為暢銷漫畫家.
但閨蜜始終認為將鬼魂的計畫公諸於世,是不道德的,
於是一把火想要將所有作品銷毀殆盡,兩人也就是在該場大火當中,正式攤牌...
自己非常喜歡這部電影的劇情,覺得它符合了我對於鬼片的一些標準與期許:
儘管自己最喜歡的故事架構,是寓心理分析於鬼片的情節中,
畢竟在自覺"世上沒有鬼"的前提下,一切的鬼魅,自然也就是心理在作祟.
不過呢,既然是鬼片,也不是說真的有鬼就是爛片,
鬼片,當然可以有鬼,但鬼要用甚麼樣的型式呈現,顯然又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顯然的,最為差勁的,就是單純用聲音和影像來嚇人的那種,
因著劇情的空泛,所僅剩的,也就是訴諸感官刺激的直觀恐懼了.
比較好一些的,則會透過縝密的劇情鋪陳,一步步將觀眾帶往恐怖的深淵,
在真相大白之際,益發讓人有著毛骨悚然的驚悚體驗,那才是搞鬼的高竿.
某種程度,"殺人漫畫"正是符合上述標準的作品,頗讓人激賞.
但真要說起來,電影中的劇情,也算不上甚麼原創,
因為類似的梗,早在2002年由李心潔主演的香港電影"見鬼",就曾經出現過了:
在"見鬼"(The Eye)一片中,主角因做了眼角膜手術,而有了陰陽眼,
讓許多冤魂找上她,想向她傾訴自己的冤情.著實讓她備感困擾,
於是她決定去探訪當初捐眼角膜給她的人,希望藉此能夠改善這樣的情況.
最終,探訪的結果,才發現原來該名女子因著陰陽眼,而能夠與鬼魂溝通,
讓她得以早一步得知一些災難即將發生,
她本著行善的心情,一一將自己欲知的災難告知相關人士,希望他們有所提防,
只可惜,一本善心被當成了異端,頻頻遭到排擠,終於讓自己抑鬱而終...
兩相比較一下,情節是不是很相似呢?
充其量,"殺人漫畫"只是將"見鬼"的災難預知,
用漫畫的型式重新詮釋而已,本身真的算不上甚麼創新的劇情,
但難能可貴的,是老梗玩出了新把戲,成就了一部堪稱佳作的影片.
綜言之,"冤有頭,債有主",
對人如此,其實對鬼,何嘗不是如此呢?
奉勸有志拍鬼片的朋友們,別老編一些亂殺一通的無腦片,
鬼片當中的殺戮,基本上都該有個因果關係可循,
讓故事符合"有冤報冤,有仇報仇"的邏輯,才有成就神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