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鵝.JPG

面對著內含龐大電影技法、隱藏著多重意涵的電影類別,

自己通常只能癱手,而後細細閱讀相關神人影評而自嘆弗如。

在諸種電影面前,

之所以顯現出太淺、太過稚嫩的評論功力,究其原因:

其一,在不存在特殊歷史身分與記憶的前提下,

對於電影所期欲還原的歷史現場,引不起絲毫的共鳴,

進而也就無法藉由同理心的誘發,去體察導演訴求的真實。

 

(就像是分析台灣此次九合一大選、民進黨之所以大敗的理由之一,

 乃在於反覆的強調其在爭取民主過程中的種種功績,

 早已距離年輕一輩選民太遠,

 已然無法對當時抵抗威權的情境多所想像,

 而被視之為空話連連,在訴求失準下,才引致選戰落敗。)

 

其二,專業性的電影製作,有其嚴謹的敘事手法,

未曾一窺技法之奧妙者,對於當中援引的各種意涵,

往往未能精確的參透,而讓評析電影顯得困難重重。

不過,一如既往的,自己仍舊不厭其煩的要說著:

當電影絕大多數的橋段,都運用著準學院派的電影技法,

藉由各種明示隱喻的情節,建構起宛若藝術品般的影片;

一旦全片皆由技法所構成,相對在劇情的結構上,

也就顯得瑣碎,甚或可說是根本毫無連貫性的敘事可言。

如此龐大且細膩的作品,真的適合做為大眾娛樂的電影觀賞嗎?

某種程度,其更像是電影學院的教學示範影片,

當中的各個章節,甚至都可以是獨立講述的豐富素材,

對於修習電影專業的學子,或許是莫大的助益。

但就一般的閱聽大眾而言,在觀影之後,

需要付諸大量的訊息搜尋,反覆觀賞電影各該橋段中的畫面,

藉以找尋技法中的蛛絲馬跡,尚且都未必能夠窺見其奧妙,

終究還是不知其被奉為經典的要素為何,

做為一部大眾傳播的電影,真有意義嗎?

 

總之,本片就是典型那種

"在觀影之後,會深覺得很有意思,

 但卻又不知那裡讓人覺得有意思。"的電影。

觀看著導演張律身負著中國朝鮮族的背景,

或許只能說,其在電影中加諸著濃郁的國仇家恨,

有部分固然是民族的集體記憶,但更多的,

則是專屬於導演個人成長歷程下的鄉愁。

引致於在感受著電影所期欲呈現的歷史際遇當下,

顯得是更加艱澀難懂。

若對於本片有興趣、

期欲更深入瞭解電影中的各種譬喻手法者,

建議可參閱對岸的豆瓣電影評論網,

當中有神人對其中的各該橋段,做出相當精闢的解析。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7025631/reviews

(儘管觀看評論之後,自己或許對手法深有同感,

 但瞭解了整個技法的運用後,

 仍舊拼湊不出個完整的劇情就是了,

 陷入到"感覺挺有意思,但著實不知所云"的迷思。)

 

電影中唯一讓自己有感的,大概是以"老人痴呆症"

來諷刺對於歷史記憶時而遺忘、時而記起的態度。

面對著令國家民族帶有著集體傷痛記憶的歷史,

為了時時的惕勵自我、避免悲劇重演,

我們當然可以選擇烙印在心中,以恐懼的心情,

警惕著自己莫忘教訓,並藉以時時的告誡群眾。

相反的,我們也可以透過抹去傷痛的方式,

以遺忘的態度,宛若重生一般,用嶄新的面貌,

共同迎接新的未來,而不再始終沉疴於過去。

兩種態度,兩種作為,卻指向同一個光明的未來,

基本上都是面對社會動盪歷史所可能抱持的方式。

 

然而,最令人詬病的,就是"老人痴呆症"一般的操弄手法:

承平時期相安無事,任何歷史承載的傷痛記憶都不是問題;

但是,一旦選舉時刻來臨,在面對政權保衛戰的時候,

各種歷史性的族群對立、煽動性的種族語言,

就沒由來的又深刻的被記住,並且一躍成為選戰的焦點主軸。

這種"時而遺忘、時而憶起"的投機心態,

比較起歷史中的罪過,顯然是更該被人唾棄的。

但願選民終究能夠看穿這樣的伎倆,

讓傷痛留存在歷史當中,一同攜手迎向光明邁進。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