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出於欣羨、當然更有可能是畏懼,
「能者居之」儼然是人類發展歷程中、千古不變的定則。
無論是過往以力服人、乃至於當前金權為王的年代,
總是在該時點擁有最廣泛關鍵能力者,便具備宰制人們發展命運的決定權。
這趨勢並未隨著民主制度的普及而有所變遷,
縱然在以庶民階級居多的社會結構,屢屢在選舉中所脫穎而出的,
始終是居於優勢地位的少數菁英,形成「多數階級服從少數統治」的弔詭。
然而,端看歷史進程的發展,究竟是向下沉淪、抑或向上提升呢?
菁英決策下的我們,
耗竭了地球僅有的資源、破壞了本來平衡的生態、汙染了純淨無瑕的環境,
最終開始走向傾圮的結果,卻是得由全人類來共同承擔。
而菁英呢?
對他們來說,只要能持續握有關鍵能力,
則每個生存環境對其而言,都只是過客般的「殖民地」用完即丟,
再憑藉其優勢前往下一個夢想新天地重新開始即可。
這樣的「撈家心態」在菁英之間不曾止息,
除非…在其窮盡能力在宇宙間探索後,
尚且未能發掘比起地球更宜居的環境,才會喚起幾許「思鄉之情」,
想著重新回到生命開始的地方,正視人類所遺留下來的殘破境遇。
然而,他們因此學到教訓了麼?
答案顯然還是否定,就在他們遠離地球之際,
沒能力離開的庶民,成為僅存的族群,
繼續兢兢業業的險峻的大自然搏鬥,藉以從中鑽研新的生存之道。
卻在即將復育有成的時刻,菁英再次以優勢之姿重返,
憑藉著凌駕在地住民的能力,
又一次把地球當成殖民地,樂此不疲的回歸到凋敝的輪迴。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敘述地球在環境已不適人居的窘境下,
人類的菁英階級找到了名為開普勒的星球,
選擇移居到外星延續文明,
而走不了的,則在幾乎已無陸地的環境中繼續生存,
成為菁英口中的「泥巴族」。
多年之後,開普勒星球上的菁英,
發覺在該地的環境無法孕育後代,
惟恐血脈無法存續,於是又將目光轉回地球,
派出研究員來探測環境是否能繁衍下一代,但爭議也由此展開。
前往探勘的兩名研究員,在延續人類文明的議題上,產生了歧異:
「菁英派」主張遵循開普勒高層的意旨,
將地球上的泥巴族女性,當成是生育的工具,
等帶著開普勒男性返回地球,就可逕自開始交配工作。
但「庶民派」則認為理當尊重在地女性的意願,
孕育下一代應立基在自由戀愛的基礎,而非迫於無奈的選擇,
這也是人類文明的難能可貴,理應予以尊重。
最終,依循著「政治正確」的論述基調,
自然延續人類自由文明的勢力勝出,
但地球是否就能在庶民的集體耕耘下、回歸到往昔的榮光呢?
個人乃抱持著較悲觀的態度,
畢竟新的菁英總會在發展過程反覆出現,
而只要存在著菁英的一天,
要想環境不走向劣化,無異於緣木求魚,
因為每個環境對其而言,都只是利益汲取的「殖民地」罷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