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次傷我心.JPG

對於"鬼魂"的詮釋,向來是恐怖電影擅於發揮的題材,

彙整多不勝數的鬼片內容,當中針對鬼魂的說法,

其實存在著玄學與科學之間、光譜般的兩極分布:

 

偏向於玄學之說者,認為人死後,靈魂自然的與肉體分離,繼而成為鬼魂,

甚或若有冤死或含恨而終的情況,鬼魂將遊蕩在原地,成員揮之不去的咒怨。

著重在宗教論述者,相對較為中性,覺得鬼魂乃不可見的存在著,

其欲呈現具體的型態,則需透過附身在現實世界的軀體中才能達致,

諸如靈媒的召喚術、抑或是西方大法師驅魔的案例,皆屬此類。

強調科學觀點者,則泰半皆是存心理狀態出發,認為所謂見鬼之說,

皆來自於個人生活經驗與記憶的重組,因而心理特徵越趨負面黑暗者,

越容易陷入到撞鬼的情境當中,必須透過催眠等心理療法找出癥結點,

才能徹底去除心魔,本質上並不認為世界上存在另一維度的事物。

 

跳脫前述的諸種定義,本片給鬼魂劃出了截然不同的界定:

結合歐洲幾年前所建構的"大強子對撞機"元素,因著一次實驗失誤造成外洩災難,

舉凡被對撞機光束掃到的民眾,皆在頓時消失無蹤,化身為"殘影";

而倖存下來的人類,藉由最後接觸"殘影"生前所留下的印象,

每天依舊能夠見到對方,只不過都是循著既定印象,

做著同樣的事務,完畢後隨即消失。

 

如此對於鬼魂情境上的定義,

可說是兼具著科學與玄學兩造間的衡平:

憑藉著被輻射照射會在屏幕上留下黑影的點子,

故事運用"大強子對撞機"的科學元素,將"鬼魂"界定為光束散射下的產物,

繼而結合玄學上所稱"冤死的怨靈會反覆過著同一天"概念,

以及心理學中"在生者基於記憶或思念而看見死者影像"的說法,

讓殘影每日皆規律的出現在人們的現實世界中。

如此將多重定義予以彙整的新詮釋,可說是讓人耳目一新,

總認為鬼片再怎麼拍,大概也就是老梗冷飯熱炒而已,

但看過本片之後,頓時認為裝神弄鬼的電影市場,似乎還大有可為。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敘述在一場大強子對撞機實驗室的光束外洩災難後,

許多被照射到的民眾當場消失,成為"殘影"留在了原地。

周遭的人依據著生前與之互動的印象,日復一日的都能夠看見對方,

但僅止於印象中的片段,結束後隨即再次消失。

人類據此將"殘影"下了四個特徵界定:

1、殘影沒有感情,不是具有意識的人。

2、殘影像投射機一般,只是過去的投影畫面。

3、殘影無法改變形象,只會在相同時間做相同事情。

4、殘影不會影響現實世界的運作。

 

某一日,主角薇若妮卡在家中淋浴間,

見到一個殘影布萊恩,在鏡子前寫下"Run"的字樣,讓薇諾妮卡心生好奇,

特地在第二日同一時間等待其出現,但卻不見殘影的蹤跡。

她將這個發現告訴班上被視為怪咖的科克,

科克聽完後,也與她分享觀察殘影的心得:

其發現殘影並不是相同數量的存在,而是每日都有增減的現象,

這與人類所界定的殘影的特徵並不吻合,兩人於是決定追查究竟。

經過一番波折(當中懸疑與凶殺案的細節就不多談了),

才發現原來當初實驗室不僅僅只是光束外洩這麼簡單,

而是開啟了生與死之間的通道,讓兩個世界得以相互交流。

(換言之,在電影中所見到的,並不完全都是"殘影",

 有一些是從死亡國度前來的亡靈。)

 

最終的大魔頭,一直隱藏著自己的身分,

為的就是讓自己因實驗室災難而逝去的女兒,

靈魂得以重新附身在同一天生日的薇若妮卡上,藉此重生。

故事中的"殘影"布萊恩,即是女友遭到大魔頭殺害,

因此前來警示薇諾妮卡要小心的亡者鬼魂。

(電影在這個橋段的設計上相當巧妙,當中穿插著大魔頭女兒的畫面,

 但卻未曾與大魔頭本人互動,其則是以青少年對父母的態度冷漠,

 來掩飾女兒為殘影的事實,梗鋪得相當完美。)

 

對於已逝摯愛的思念,總是深刻的記憶在腦海之中,

不論其是否得以具象化的存在,抑或只是留存於心底,

印象的美好與否,儼然決定了一己是否受其禁錮的關鍵。

一如電影中的薇諾妮卡,對於父親的印象,

直至最後一刻彼此都還有著爭吵,致使她一直無法從父親逝去的陰霾中走出。

其心中總是不免會認為,當初若兩人沒有爭執,一切會否有所不同,

那種日復一日看見過錯,卻無力挽回的失落,成為其始終揮之不去的遺憾。

試想:假若雙方在最後一刻是相視而笑,也許面對著逝去,就可以少點悲傷。

其實,每個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明天會如何,

只有將每一天都當成是最後一天的活著,

才會懂得珍惜心中所愛,不在彼此的情感間留有絲毫的遺憾。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