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當代思潮,傳統價值經常被用以作為對比,並且成為壁壘分明的對立態勢。

從凝聚運動聲量的角度,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沒有著強而有力的聚焦點,

整個群體便缺乏可茲圍繞的核心目標。

然而,倘若將一切的原罪,一股腦的全記在了傳統價值的帳上,

坦白說,我並不覺得這是公允的,因為價值觀的養成,是存在時代性的,

用新時代的觀點,去審度舊時代根深蒂固的思想,

這絕非一種開明的進步,反更像是一種訴諸強制性的思想改造,

在各有所執的前提下,真理,在彼此相爭之下,依然無解。

 

本片為2017柏林影展泰迪熊獎最佳紀錄片,導演黃惠偵以自家作為創作素材,

娓娓道來成長歷程當中,因著母親的同志身分,所引致而來的種種質疑與辛酸歷程;

片中呈現著母女間若即若離,卻又不離不棄的真情感受,

亦在閒話家常的言談間,展露著對於舊時代歧視同志婚姻的沉默控訴。

以最尋常的對話方式,表達著最具有內爆力的議題論述,獲獎可謂之實至名歸。

這是自己頭一回接觸紀錄片類型的電影,原以為紀錄片就像是那種一鏡到底的呈現方式,

透過平鋪直敘的直線敘事,來忠實完整呈現某個事件的原貌。

但在觀賞本片之後,才深刻的察覺到,儘管畫面都是以無劇本的訪談模式拍攝,

然而透過剪輯重組的手法,依舊能夠讓問題意識更為聚焦,表達著宛若電影般的命題設定。

戲劇的剪輯,搭配上真實人物的接地氣,兩種元素所拼湊而成的片子,

相較於純粹演戲的電影,要更加來得有說服力多了。

 

面對著真人真事的情節,其實也不好多加評論,在此僅提出一點個人觀後感心得:

誠如本文開始所提及的,究竟"傳統價值",是否該被貼上同志歧路的原罪標籤,我多少是存疑的。

電影中,導演母親阿女在家中長輩"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價值觀中,

儘管從小就懷有著女同志的傾向,卻還是在大人的安排下,嫁給了嗜賭的丈夫,

據此種下了日後遭家暴,甚或是女兒慘遭魔爪的遠因。

從片中訪談家鄉長輩對於同性戀愛的看法中,似乎多少指涉著對傳統價值的批判,

認為當初如果同志婚姻不被當作一種病態,如果同志結婚可以合法化,

想必母親及自己的命運,也將因此而有所不同。

 

但個人以為,這樣的說法,似乎太過於簡化與天真,

就好似結局中,導演問及母親:假若當年同志婚姻合法,是否會選擇結婚,

母親的答案,是斬釘截鐵地否定,顯然認為無婚姻的束縛,

反倒來得自由自在,也無須將情感侷限在一人當中。

由此可知,即便未來同志婚姻可望合法化,但同志們是否真正能夠走到法制化婚姻的階段,

其實存乎在他們心中渴望自由的那道崁,恐怕才是最終實現與否的關鍵吧!

 

其次,每個時代,其實都有著相應的價值需要去抗衡,

過往的年代,同志戀愛的的確確就是被視之為病態,需要進行矯治的病徵,

這並不是任何人的錯,只能說是價值進化的未完階段使然,

於是乎,要將同志被貼上標籤,因此造成人生從此陷入窘境,

全歸咎於是長輩陳舊的觀念使然,我並不覺得這樣的批判是公允的。

畢竟他們只是從自己生長的年代,去作出符合時代主流的判準而已,

或許在當代看來,那是何其愚蠢的思維,但據此將原罪付諸於彼方,未免也太沉重。

面對著與自我想法不同的主流價值,儘管辛苦,但既然選擇了走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就該不畏艱難,帶著打死不退的精神與毅力,勇敢的走下去才是。

但從阿女的生命歷程中,卻看不到這樣的堅強氣魄:

@在遇到爛賭鬼丈夫後,自己也身陷在賭癮之中,輸掉了伴侶畢生奮鬥的資產...

@生了孩子,卻礙於女同志的身分,不敢承認,讓女兒從小感受強烈的剝奪感...

@女兒被丈夫猥褻,自己明知也不敢出頭,引致孩子遭受至親的傷害...

種種的悲劇,其實都是可以在自己的勇氣之下,進一步避免的,

但我們從中並沒有看到那份堅毅,反而瀰漫著強烈的失敗主義,

彷彿從小在同志傾向被傳統價值貼上了怪胎的標籤後,就註定了自我悲慘的一生。

倘若靜下心來想一想,就會發現,除了無法改變他人眼中怪異的刻版印象外,

其他諸中不幸的境遇,真能完全的與社會歧視相互連結麼?

 

綜言之,對於同性議題,我們或可感嘆價值進化得太慢,

引致於過往衍生出太多歧視下的悲劇故事。

然而,在看待舊時代人物的面向上,其實該給予更為寬容的空間,

畢竟箇中若說有著任何歧視性的念頭,那也只是該時代的價值教導所致,

他們只是遂行了屬於他們年代的道德正確,

當中所存有的,該是關懷,從來就不會是惡意。

就如同電影"星際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的箴言:

"拯救所愛,而非戰勝所恨。"

面對舊時代價值的陰霾不散,我們該做的,不是試圖去覆滅該價值,

而是應該設法在愛的基礎之上,幫助他們與時俱進的跟上當代主流才是。

 

(竭誠邀請您加入我的粉絲頁,一起聊聊關於電影的二三事,謝謝!)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