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一打開facebook,

看到碩班指導教授疑惑的問道"到底甚麼是淡定紅茶",

之後一整天下來,每個動態發文幾乎都與"淡定"二字有關,

稍微去了解了一下,才知道那是來自於一篇PTT的文章,

標題好像是"這甚麼分手擂台的劇情...."

(相信大家應該在無盡的轉載下,也許都看過了....

如果真有興趣看看的話,可以參考以下網址:

http://www.ptt.cc/bbs/joke/M.1336512320.A.D2E.html)

由於該篇文章篇幅過長,自己向來對於這種長篇文字有恐懼感,

所以並沒有進一步閱讀其內容.

只是對於這種去文化的流行現象,感到有幾分憂慮.

 

 

個人認為:一個社會的文化有著主次的分別,

主文化應該鑲嵌在該社會的歷史與秩序當中,

也就是大家慣以稱為"傳統"的文化.

這種文化由於經過時間的淬煉,故身具其內涵與價值,

但由於內容之浩瀚,也讓很多人或不容易輕易接受與認可,

而形成了傳播與教化上的若干障礙.

相反的,存在於許多團體間的次文化,

往往沒有太雋永的內涵,有的只是一些口號與杜撰的堆積,

卻因著沒有道統的負擔,而得以迅速在彼此之間流傳,

而成為我們所知道的"流行文化".

 

一個社會的發展,終究還是必須循著主文化的軌跡前進,

在主文化的定調下,衍生出許許多多的次文化,

豐富整個文化的詮釋可能,才是一種正向的發展.

相反的,當社會的主文化逐漸沒有了基調,

反倒是沒有內涵的次文化風起雲湧的情況下,

那樣的社會,著實是令人擔憂的.

畢竟在那迅速傳播次文化之最終,

恐怕只留下了一句句空泛的口號,而再無其他.

就像大陸一直以來喜歡用甚麼"哥",甚麼"姐"大做文章,

連個遊民都可以將他渲染成超級型男"犀利哥",

試問最終留下了甚麼樣的典範給社會呢?

又或說這次的所謂"淡定紅茶"好了,

一個杜撰的故事,引發了如此大的迴響,

事實上,整個過程說穿了就是一種行銷手法,

藉由故事的宣傳與傳播,讓大家開始談論此事,

繼而形成一種強迫性的氛圍,

好似自己如果不懂甚麼是淡定,就是一種落伍,

好似自己如果在言談中不加個淡定,就跟不上時代,

但事實上這些都是陷入了原創者的意識框架當中,

到最終,會形成一種只知道說個"淡定",

但卻不知為何而說的"空虛".

無怪乎各領域的許多學者都認為諸如臉書等社群或論壇,

對於文化與社會的發展都是一種負向,

因為他加速了流行文化的傳播,

同時讓人們少了許多靜心沉思,體悟主文化之美的機會.

 

所以阿,您若問我這"淡定紅茶"喝起來是甚麼滋味,

我會說,那是一種"譁眾取寵"的苦澀....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