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希米亞狂想曲.JPG

音樂,多少帶有著時代性的意涵,

象徵著創作彼時的流行文化特質。

基此,音樂往往跟隨著歷史的浪潮隨波逐流,

端看著新創流行樂曲的世代交替,係所當然。

在此傳承的過程中,能夠進到殿堂之內,

榮獲永垂不朽、傳承千古的桂冠者,

"皇后合唱團"(Queen)或可說是世所罕見。

 

 

縱然新近樂迷沒聽過皇后合唱團的威名,

但只要稍稍關注過運動賽事者,

想必對於"We Will Rock You"(我們將震撼你)、

以及"We are the Champions(我們是冠軍)

等耳熟能詳的歌曲,都不會太陌生。

這些膾炙人口的歌曲,正都是出自皇后合唱團的手筆,

而且創作發表迄今,已有40年之久。

歷久彌新的歌曲,謂之為永垂不朽,乃實至名歸。

 

深究該樂團之所以成為傳奇,

而沒有像其他多人組合的團體一般,

總是盛極而衰,在成名之後,走上了彼此分飛的道路。

個人認為,主要的原因有二:

 

其一,從獨立批判中淬煉音樂的靈魂:

合唱團期欲展現最佳的狀態,

則每個團員各自的職司,缺一不可。

但隨著團體聲名大噪,團員的個別性,

必然產出輿論所追逐的焦點人物,致使其成為團隊中的代言人。

倘若代言人因此挾著媒體寵兒之勢,強迫著最初平等互敬的團員,

必須循著其規則行事,等同於消滅了團員個別的差異性,

截然成為某人意見背後的應聲蟲。

在批判力量從而於團體之內消失之後,一言堂情境下的創作,

將不再具有叛逆般的魔力,淪為無淡無奇的泛泛之作。

皇后合唱團之所以歷久彌新,正因為居於領導地位的主唱佛萊迪,

或許儘管曾經動過單飛的念頭,

但在深覺喪失批判聲音,等同於抹煞了音樂的靈魂後,

重新回到了共同批判、藉以成長的團員行列,

才讓缺一不可的樂團,獲得永續創作的圓滿。

 

其二,掙脫經紀營利思維的枷鎖:

音樂創作是自由無羈的,希冀產出一部經典的作品,

更是需要給予當事人完全自主的發揮空間。

可惜的是,立基在營利的商業行為之下,

這樣的縱容並不被允許。

從利益極大化的思維,當一套既定的獲利公式成型,

經紀人自然希望援引同套公式持續牟取暴利即可,

對於音樂人所期待的新創元素,與看不到盡頭的漫長創作歷程,

自然絲毫不感興趣,而且希冀予以斷然的抹煞。

 

一般情況,多數音樂人在現實考量下,

大概皆會屈服經紀人的建議,昧著良心來製作專輯,

從而創作靈魂也就在一次次的妥協當中,

逐漸的消耗殆盡,不再存有著熱情火花。

皇后合唱團之所以永垂不朽,

正是因為其打從甫出道、尚且沒沒無聞之際,

就已然反骨的去抵抗音樂界既成的種種沉疴規則,

舉凡對嘴、歌曲長度、混搭曲風、主打歌曲等,

皆未依循著經紀人所擬定的策略行事,

讓團隊所堅持的獨立性格得以清晰的展現,

從而搏得了樂迷們最熱烈的禮讚。

 

 

劇中尤其令人動容的,

是主唱佛萊迪在得知自己罹患愛滋病後,向團員們表白時說道:

"希望大家不要用同情心來叨擾,那只是在浪費時間,

 在我僅剩的時間中,我只想用來創作音樂。

 我沒時間扮演愛滋受害者的角色來警惕世人,

 只想作為一名表演者,演唱著人們想聽的歌曲,

 這才是佛萊迪墨裘瑞。"

不以悲情作為訴求,而是用更為積極的態度,

以不朽的樂章來感染世人的心靈,讓同樣罹患著疾病的朋友們,

在聆聽音樂的當下,獲得重生般的救贖,無所畏懼。

 

從沒想過將觀眾拉進表演舞台當中,

皇后合唱團在"We Will Rock You"一曲中做到了;

不曾預期歌劇能夠與流行樂完美結合,

皇后合唱團於"波希米亞狂想曲"創作中達成了。

正如其與心靈摯友瑪麗之間無可割捨的情感一般,

都是克服著跨領域、跨曲風、跨性別的藩籬,

透過佛萊迪生平所傳送的動人樂章,讓大家可以深刻的理解到:

"愛是可以沒有高牆的..."

衷心期盼著社會既存的同性戀那道心防,終有圓滿潰堤的一朝。

 


最後附上自己最喜歡的"We Are The Champions",

大家不妨對照一下,雷米馬利克詮釋佛萊迪有多麼的傳神...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