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草的春天-1.JPG

日本校園內霸凌的嚴重性,

相信喜歡日本戲劇的朋友,應該都相當熟悉,

舉凡各種經典校園鬼片的受害者,

乃至於懸疑推理小說中的情節,

霸凌,總是創作者最樂此不疲的援引元素,

藉以突顯這個沉疴卻又無解的問題。

 

 

然而,相關劇作多以呈現問題本身的慘烈景況居多,

對於霸凌背後所象徵的問題癥結,皆未有更詳盡的解析。

究竟霸凌行為為何會發生?

又其所代表的意涵為何?該如何有效的紓解?

才是更令人亟欲去探究的命題。

 

 

看著電影中的種種血腥殺戮,

不禁讓我想起自己國中時期的一位同學:

當時大家課餘時間最喜歡的活動,就是漫無目的的追逐戰。

有一回眾人在激怒某位同學後,將其反鎖在教室當中,

完全沒有料到的是,

他情急之下、第一時間竟然不假思索的直接用拳頭揮擊玻璃,

將反鎖的門打開,同時自己也血流如注...

就我的認知而言,

如此毫不掩飾的情緒反應,正是霸凌事件的源起...

 

 

求學的歷程中,誠然習得書本中的智識為主要的目的,

但從校園單純的衝突互動當中,

懂得了控制自我情緒的社會化能力,

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課題。

畢竟,血氣方剛的初生之犢,

於情感表達上總是顯現出直來直往的率真,

不加掩飾的結果,正向是無偽,反向就成為嗜血了。

若說教育得起到甚麼樣神聖的功能,

做好學子們的情緒控管,大概就是萬幸了吧!

 

無奈的是,在少子化的當下,學校普遍面臨著裁撤的危機,

致使原初賦予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使命,

頓時間在教育商品化的衝擊下,完全付之闕如。

教師作為學子間情緒緩衝與磨合的功能瞬時失靈,

取而代之的,是擔憂著飯碗朝不保夕的心態下,

對於校園內各種脫序的景象,也只能唯唯諾諾的默不吭聲,

讓所謂霸凌的因子,從此有了最佳的滋長契機。

就這樣,整個泛教育體系,

從學子、教師、乃至於遭受社會職場壓迫的家庭,

層層交相勒索的結果,悲劇也就自然發生了...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敘述高中轉學生野咲來到了一所即將面臨廢校命運的校園,

卻因著班上校草相場的示愛,惹來了同樣心儀相場的妙子不滿,

夥同一票姊妹淘,處處為難野咲,甚至做出令人髮指的公然霸凌。

父親得知之後,勃然大怒的來到學校要求老師表態處理,

卻沒料到老師因著廢校的陰霾,態度顯得相當消極,

姑息養奸的結果,就是霸凌行徑不斷的升級。

在野咲的摯友流美同遭霸凌而心性大變後,

竟然主動提議燒毀野咲的住所,藉以博取妙子的信任與歡欣。

一夥人面對如此天理不容的行徑,儘管多有遲疑,

但在眾人的起鬨下,仍然不知天高地厚的鑄下大錯,

非但將其住所燒成灰燼,連帶的也讓家人命喪火窟,

僅剩下被燒得不成人形的妹妹,仍舊在生死關卡間掙扎著。

 

面對著家破人亡的慘烈景象,野咲終於不再沉默,

開始針對涉案同學展開一場史無前例的大屠殺,

過程中的殺戮,可說是刀刀見骨,毫不留情,

顯見箇中的怨念,有多麼的沉痛...

直到對決疑似的主事者妙子的當下,才以時光回溯的方式,

將各該人物的感情線一一敘明,從而有了翻轉式的戲劇化情節:

原來,妙子根本不在乎相場愛的人是誰,

她愛的人,其實正是野咲。

或許是不甘曾經那麼要好的閨蜜情感被冷落,

抑或真的妒忌野咲與相場之間互有好感的親暱,

當初只是純粹為了使其回心轉意,

才縱容自己的友人做出霸凌的情事。

卻不料霸凌就像是病毒般地蔓延滋長,

易放難收的人性特徵,演變至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不過,更為駭人、翻轉的還在後頭,

相場在知悉了野咲選擇在畢業之後與爺爺和受傷的妹妹同住後,

認為自己遭到對方感情上的遺棄,為了與之繼續在一起,

竟然將阻礙彼此愛情的絆腳石(包括自己的奶奶與野咲爺爺)悉數殺害。

更恐怖的是,野咲不經意的看到相場所拍攝的一張照片,

照片中是野咲父親在火場中緊緊抱著妹妹的景象。

原來住家燒毀當日,相場也在現場,

他並未對其家人伸出援手,而是選擇在一旁觀看,

並且拍下他口中最真摯的親情,

仿若自己從中得到了親情稀缺的救贖,

顯然已是將悲劇視之為美感呈現的一種病態心理。

 

端看著劇中的各個角色,

其實都是在懵懂無知、尚且不懂得表達自我情感的情況下,

以相對直白的手段,反映著當下最真實的情緒。

率真無偽,固然是青年學子難得的特質,

但在未能體察社會互動的種種規則之下,

自我無拘的行徑,顯然屢屢與群體生活規約相互扞格,

致使各式各樣讓人難以想像的乖張行徑,

就這般赤裸裸的衝擊著眾人的道德底線,

用最恐怖的景象,帶給人們沉痛的省思。

 

本片頗有經典校園殺戮片-大逃殺(バトル・ロワイアル)的嗜血味道,

點出校園霸凌背後所可能存在的情感交織因子,

為霸凌情事的癥結,提供著有跡可循的軌跡。

但不可諱言的,以諸如"追殺比爾"般的仇殺情節,

來呈現著霸凌兩造間的慘烈真實,

究竟是希冀起到有效遏止霸凌的功效?

抑或可能因此種下學子們嗜殺的不安因子?

箇中的利弊得失,個人覺得難以衡量,

但至少我不覺得這樣的呈現方式是合宜的。

就像霸凌情事會擴散蔓延一般,嗜血殺戮的心態亦然,

一幕幕血腥的景象,如同催眠般的衝擊著人們,

將底心下暗黑的一面誘發出來,

彷彿一種暗示,驅使著個人在面對同等情事的當下,

做出讓人無法預期的濺血行徑。

(這或也正是何以屢屢遇有恐怖攻擊事件之後,

 社會與心理學者總是一再呼籲大眾冷靜,

 以免模仿效應演變出連環憾事的原因。)

 

最後,還是得提提教育商品化的問題:

過去,說著教育非為了職場而設立,大學絕對不是職業訓練所,

而是貴在從中習得為人處世、謙恭有禮的氣質,

也許會博得大眾的掌聲。

如今,同樣的說詞再次提出,

可能只會被認為是無知至極、活在雲端上的謬誤認知。

在教育商品化的衝擊下,有用與否成為存廢的關鍵,

而師生之間的關係,也從一種形而上的傳承關係,

頓時轉化為簡單的消費行為。

一方販售知識,另方選擇是否購買該知識產品,

銀貨兩訖,彼此僅止於技能的習得,互不相欠。

在這樣的市儈關係中,最為顯明的,

是校園在道德教育功能上的缺席。

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教師不願再承擔無償的導師身分,

卻又未有更合適的角色得以適時補上的窘境下,

缺乏循循善誘牽引下的學子,

循著自我血氣方剛的情緒,做出種種令人不忍卒睹的嗜血行徑,

也就完全不令人意外了。

教育商品化的結果,真是我們想要的嗎?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