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綠皮書.JPG

身為社會運動工作者,經常會面臨到一種兩面不是人的情境:

以勞工運動來說好了,猶記得在兩次勞基法修法的期間,

那些被資方恨得牙癢癢的各級產業工會與勞工團體,

紛紛跳出來挑戰政府的政策,

並屢屢以激烈抗爭的手法,

企圖阻撓擁有國會多數執政黨將法案強渡關山。

 

然而,他們的努力,被勞工看見、進而認同了麼?

顯然並沒有,多數在勞動現場的勞工朋友,

認為那些工會幹部根本是高級勞工,

只有閒閒沒事做的才會去抗爭,

真正的勞工都累得要死,誰有空去靜坐遊行阿?

尤有甚者,還被說成是錄音帶,而且是不認真的錄音帶...

這不禁讓勞工團體陷入到被資方敵視、卻又不被勞方認同的窘境,

頓時或許不免心生"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感慨吧!

 

本片中的主角,非裔美籍的唐謝利鋼琴家,便是遭遇著類似的情境:

一方面,儘管其以精湛的琴藝,晉身上流社會的首席鋼琴手,

但礙於當時美國種族歧視依舊強烈,致使他的成就早已儕身頂尖,

卻絲毫改變不了他黑皮膚的特徵,在現實生活中處處受到差別性的待遇。

讓他無法認為自己的成功,已經可以同白人並駕齊驅。

另方面,基於成長過程中的養成教育,

其生活習慣早已脫離傳統的黑人社會,

於是乎,黑人喜歡的音樂,黑人熱愛的食物,

乃至於黑人經常流連忘返的地點,他幾乎一無所悉。

換言之,對多數普遍的黑人而言,

會覺得他是一個悖離黑人種族,向白人社會諂媚迎合的背骨仔,

同樣不會去接納這種人在自己的群體之中。

在兩面不是人的矛盾衝突間,

倘若沒有著像唐謝利這般的堅毅性格,恐怕早已遍體鱗傷了吧!

所以說,"改變人心,需要的是勇氣",

除了必須抵擋巨大的逆流之外,或也得做好註定孤獨面對的信心。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乃真人真事改編,敘述首位獲邀至白宮進行鋼琴演奏的唐謝利,

放棄了在紐約大劇院演出的機會,選擇前往南方各州進行巡迴演出。

但礙於當時美國南方的種族歧視相當嚴重,

因此需要招募一名兼具保鑣功能的司機,

於是找上了曾在餐廳擔任圍事兼侍應生的東尼。

唐謝利的經紀人交給東尼一本綠皮書(Green Book),

裡頭詳細記載著南方各州的旅館餐廳立場,

當中有許多禁止黑人進入的場域,

藉以提醒東尼要小心謹慎,以免惹禍上身。

 

故事即圍繞著兩人在巡迴演出期間,

所遭遇到種種不平等待遇、以及彼此相處間觀念衝突的二三事,

在此將印象較為深刻的情節寫下,藉以兼論個人對該事件的想法:

@東尼在飾品店的地上,撿到一塊類似玉的石頭,

   被唐謝利認為是偷竊,儘管東尼強烈辯駁,仍被要求返還。

   這像是一種譬喻,玉的本質或許相同,但來源卻可能不同,

   徒然的將撿到的玉視為偷竊而來,仿若一種定錨的刻板印象,

   認為在飾品店的玉,一定都是販售而來,

   此與將黑人一律同等視之、不問其背景或專業,不視挺相仿的麼?

 

@唐謝利到北卡演奏時,身為東道主的白人,

   說著特別為其準備了佳餚美食,結果打開一看,

   居然是他最討厭吃的炸雞,顯然先入為主的認為黑人就是喜歡吃炸雞,

   而沒有針對唐謝利的口味,做個深入的調查。

   對此,或許功課做得不精確,值得檢討,

   但願意特別為唐謝利去詢問黑人喜歡吃些甚麼,

   基本上已經踏出了友善交流的第一步,仍舊該給予掌聲。

@其他諸如彈鋼琴只彈高檔的斯坦威品牌、不亂丟垃圾、

   不上差別性的廁所、以及寧可放棄最終場演出,

   也不願接受餐廳拒絕黑人進入用餐的歧視待遇,

   唐謝利種種的作為,皆強烈的表達著對人格堅持的意念。

   (尤其最為諷刺的,是準備聆聽唐謝利演奏的來賓,

    皆可在餐廳用餐,唯獨主秀的他被禁止在外。

    顯然僅是將其作為一種戲子般的功能性工具處理,

    這無疑是對於當時的種族歧視,做出了最沉痛的控訴。)

   畢竟,對於弱勢種族而言,可茲用以議價的籌碼已經夠稀少了,

   倘若連最終可以操之在己的尊嚴人格,都無法堅守而被踐踏在地,

   則再高談闊論的說著甚麼自由平等,無疑都是一種奢求。

援引唐謝利在劇中的箴言:

"仰仗著暴力不能贏,憑藉著尊嚴才行。"

透過自身有節度的以身作則,展現出該秉持的平等理念,

或許是一條緩慢而看不見盡頭的寧靜革命;

但只要能夠藉此喚醒人們的同理心,達到一呼百應的功效,

又有誰能夠否定,這樣的和平演進,不能達到社會變遷的目的呢?

 

從電影中,我理出了人群分野的三種進化歷程,

分別是種族、財富、以及人格:

最為初階的,是用種族等利基在血緣的特徵,作為辨識人群差異的要素,

不論是膚色的黑白之分,抑或是來源的族群之別,都屬於此類。

再進階一點的,則是揚棄種族特徵,改以金錢因素作為差別對待的軸線,

這在當下的世界係為主流,原因在於兼具著容易辨識與自由選擇的雙重特點,

但在貧富差距懸殊化、經濟階級朝向僵固化的今時今日,

似乎自由選擇的成分少了,淪為是否銜著金湯匙出世的世襲特徵,

落入到一種人為的遺傳因子,與血緣幾已無差異。

 

當檯面上看似可用以分野人群的因子皆存在著歧視性的可能,

期欲讓社會真正獲得平等價值的體現,便只能反諸道德性的訴求,

以自我是否具有值得被尊敬的人格,重新建構評價個人的基準。

這種人格的養成,可能是來自於道德層面的善行,

亦可能是在專業上有著出眾拔粹的表現,

就如同現階段大家褒揚著各職業領域的職人精神一般,

正是對個人平等價值的終極體現。

畢竟,是否願意付諸善行,抑或專注在個人志業當中,

端賴的,都是出自於個人的自由選擇,不再有任何受迫性的因素存在,

只有在為與不為操之在己的前提下,任何的歧視性對待,才有其正當性可言。

 

*看著本片的主角維果莫天森(Viggo Mortensen)的中年發福大叔貌,

  不禁令人感慨著,魔戒中的"人皇之子"亞拉岡,其英姿煥發的模樣,

  真的已經回不去了,歲月催人老阿!!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