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男孩.JPG

類似電影中經歷著一次又一次、周而復始的吸毒戒毒輪迴後,

家人始終堅信著孩子終有一日能夠清醒,

願意作為他最厚實支柱的情節,

屢屢能夠賺取影迷們的熱淚盈眶,並為劇作搏得滿堂彩。

 

不免讓人在觀影之後,有種想立馬飛奔回家擁抱家人的衝動,

直覺得家是最終的避風港,不論在外頭遭受到怎樣的挫折,

總有人在家中等待著給自己獻上溫暖。

然而,那份感動是否僅止於戲院當中呢?

 

走出了戲院,回歸到現實生活中的忙盲茫,

那些在老家等候孩子歸來的家人們,

恐怕又被自己拋諸在腦後了吧!

這樣的輕視,無須給予苛責,

就好像是空氣得來太容易一般,自然就不會懂得珍惜。

心下也許總想著:

反正與家人之間存在著至親的血緣關係,

縱然自己在怎麼無視,一旦有困難回到了家,

他們同樣都會敞開大門來歡迎自己。

在一切順其自然、根本無需費力經營的情況下,

將之視之為衛生紙一般、用完就丟的輕蔑心態,

也就不足為奇了。

類似的情境,有那麼點類似近年來大家常說的:"情緒勒索",

只不過這回不是長輩對晚輩,而是反過頭來,

孩子自恃著父母無微不至的親情,

一次又一次的將家當作是免洗工具,

呼之則來,揮之即去,讓家庭的溫馨美滿,從此崩解。

 

作為父母的,是不是有這樣的道德正當性,

去拒絕對一再犯錯的孩子伸出援手呢?

我的答案會是肯定的,

就好似許多窮凶極惡之徒,當其準備假釋出獄之際,

家人們總不免埋怨司法,怎能將這種連家人都怕的惡煞釋放,

讓他回到家中繼續做惡麼?

又以劇中為例,歷經兒子多次進出勒戒所,

父親在無奈之餘,甚至以親自嘗試毒品的極端做法,

企圖去感受孩子吸毒當下的感覺,藉以想出適當的解方。

如此窮盡一切的關愛,尚且得不到兒子絲毫的體諒,那真的是夠了?

 

親情,從來就不能無限上綱,

誠然父母生育子女,對其負有著教養的義務,

但那絕對不代表孩子可以無止盡的加諸壓力在父母身上。

家庭,端賴的是共同經營;

家庭期欲美滿幸福,

則每個成員必須秉負著讓家庭向上提升的向心力。

一旦悖離了這個信念,做出危害家庭的舉措,

則如此的背骨仔,也就不再具備著成為家庭成員的資格。

父母,當然是家庭當中、最為堅毅不拔的角色,

但為了顧全大局,

必須意識到的,是自己倘若身心俱疲、從而崩塌之後,

則賠上的,可是整個家庭的幸福。

對於有些確實不再珍視家庭價值的成員,

該放手時就別再猶豫...

永遠都該體認到,不是每個人都值得被拯救的。

 

很可惜的,從電影中後段的劇情發展,

自己以為本片會顛覆過往不離不棄的傳統,

讓父親在萬念俱灰之際,選擇放棄積習難改的吸毒孩子。

但最終的結局,還是不免用文字表述的方式,

彼此來個溫馨的大和解,讓家庭枷鎖再此拯救了玩世不恭的孩子。

 

家,可不可以不要再是最後的避風港...

縱然是,那也是必須建基在用心經營之上,

從來沒有任何事,是可以無償取得的,包括父子之間的愛。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