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大選落幕,因著中選會未能及時意識到公投綁大選延宕投票時程,

致使造成『邊開票,邊投票』的爭議—民眾在排隊等待著投票的同時,

手邊滑著手機,隨時掌握開票的最新動態,

此舉無疑嚴重挑戰選前十日不得公布任何民調訊息的規定,

赤裸裸的將候選人的氣勢,呈現在尚未投票的民眾眼前,

會否因此影響最終結果,尚須更廣泛的佐證資料,

但經過本次選舉過程的闕漏,乃揭露出當前的選舉制度,

已然不合乎現下台灣政治現勢的需求,實有復行檢討之必要。

 

  

當台北市長選舉結果揭曉,

丁守中以3,254票的些微差距敗給現任市長柯文哲,

當下隨即以選務存在嚴重瑕疵為由,

宣布將申請驗票、並且提出選舉無效之訴。

這段時間下來,丁守中成為媒體輿論的揶揄對象,

覺得選戰早已落幕,只剩下丁丁還在崩潰,咸認為其正當性不足。

不過,經過兩週的長考,民進黨嘉義市長涂醒哲,

以勝負差距僅2,302票、恐截因於選務瑕疵引致為由,

決定跟進丁的腳步,提出選舉無效訴訟。

頓時讓本次大選中的選舉無效爭議,

跨越了藍綠的藩籬,成為一種共通性的問題。

究其根本性的癥結點,乃在於兩個案例都存在著『棄保效應』—

丁守中面臨『棄姚(姚文智)保柯(柯文哲)』威脅、

涂醒哲備受『棄蕭(蕭淑麗)保黃(黃敏惠)』考驗。

 

  

選舉無效官司是否成立,

端賴控訴方舉證與法官睿智判決而定,暫且不談。

單從直觀的思考以台北市的情況,

姚文智的選戰策略主打台灣牌,搶攻的是深綠的選票結構;

假若原初屬意投給姚文智的選民,知悉了姚的開票情況不如預期,

則選票的流動偏好,多數應會轉而投向柯文哲、而非丁守中。

畢竟相較於國民黨一貫與中國友好的態度,

柯文哲除了兩岸一家親的發言外,看不出太過鮮明的親中立場。

至於嘉義市的案例,就更加的單純了,

黃敏惠與蕭淑麗本就都出身於國民黨,

選民自然會互作棄保考量,一旦察覺蕭淑麗當選無望,

則選票倒向黃敏惠一端,確實是相當合理的推論。

 

 

然而,棄保錯了嗎

援引大家揶揄丁守中陣營的說法,假若選舉無效官司真的成立,

重新舉行選舉,恐怕丁丁們會更加崩潰吧

理由很簡單,歷經本次選戰結果的體現,

重選勢必發生更大規模的『棄姚保柯』,

屆時丁與柯的差距只會更加懸殊。

很顯然的,若丁守中當初真在三強鼎立的態勢中,

取得台北市長寶座,則所呈現出來的結果,

將可能會是多數選民陷入到不滿意的情緒之中。

這個現象頗為弔詭,無疑在告訴民眾,

我們現行的相對多數選舉制度,其實帶著某種賭博式的機遇論:

賭對了,屬意的人選得以高票勝出;

賭錯了,則最厭惡的人可能取得桂冠,顯然不盡合理。

畢竟,選舉本應反映著選民對於各該候選人最為真實的偏好意志,

而非寄託在選戰各家陣營的選舉策略之上,

讓僥倖的成分干擾著統治權力的確立。

 

  

個人認為,箇中的癥結點,就是相對多數決下的選舉制度,

未能忠實呈現個別選民的完整偏好所引致。

相對多數決僅僅能就自己最屬意的人選,給予選票的支持,

至於可茲替代的人選、乃至於最厭惡的候選人,

此選制底下,相關資訊完全無法被呈現出來,

才屢屢出現選戰揭曉、讓選民扼腕棄保未能發酵的特殊現象產生。

過往,相對多數決之所以未衍生太廣泛爭議的原因,

在於我國民主化後長期的兩黨政治結構,

在非藍即綠、涇渭分明的前提下,選民的投票偏好相對單一,

棄保效應多半停留於黨內分裂的範疇,

而非在獨立的政治勢力之間進行抉擇。

 

但放眼當前的台灣政治生態,除了傳統的國、民兩黨,

還有本次地方選舉表現不俗的時代力量,亦有站穩第三勢力的態勢,

加上擺脫藍綠包袱成為『台灣最大尾』的柯文哲一派;

另外新崛起的『韓流』,是否會挾著民氣,

結合國民黨中生代自成新勢力,都有待觀察。

可以想見的,未來的台灣政治,

只會更加的多元紛陳,涉及的議題也只會更加廣泛;

在此情況下,倘若我們依舊以呈現第一偏好的相對多數選制來因應,

而無法讓選民展現其完整的民意偏好,豈非枉稱為民主深化的國家。

 

基此,歷經本次選舉過程的種種瑕疵,

在通盤檢討選務工作之餘,或許也應該重新思考選制改革的必要性。

放眼國外的選舉制度,

容許選民對所有選項進行排序的『認可投票法』(Approval voting),

抑或是讓選民為候選人打分數的『波達技數法』(Borda count),

都是可以參採的選項。

兩種選制都可呈現選民完整的偏好序列,

讓類似棄保效應下的扼腕情境可以降到最低,

從而去除選戰中或然率的不確定性,

使選舉真正回歸到反映民眾真實意志的初衷,

而非選戰幕僚之間策略攻防的修羅戰場。

 

*本文同步發表於風傳媒(2018/12/08):

     觀點投書:選舉該回歸選民真實意志,而非選戰策略的競技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