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錯誤教育.JPG

同志議題不單單在台灣蔚為顯學,成為年底公投議案的一大亮點,

其實在世界電影界當中,近年來該議題也經常是炙手可熱的創作素材。

縱觀探討同性電影的演進歷程,

從早先凸顯歧視與訴求悲情,過渡到正向傳遞情感交流間的美好,

而本片則是更進一步的,從根本上去挑戰將同性傾向視為病態的矯正教育,

痛陳當中荒謬乖誕、食古不化的陳腐思維,

可說是起而向傳統道德教育選戰、以直球對決的佳作。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本片獲選2018年日舞影展(sundance)最高榮譽評審團大獎,

由戴絲瑞阿卡文(Desiree Akhavan)編導,

改編自2012年的暢銷同名小說,

描述同性戀少女卡麥蓉(克蘿伊摩蕾茲 飾)在被家人發現其性傾向後,

認為其需要透過教育矯治,因而強迫將她送到性向改造夏令營,

希望藉由宗教力量的薰陶,能夠導正她的行為。

在該夏令營中,學子們依循著導師的教導,

每日從事一些相當簡單且規律的課程,

並且不時與之進行心情分享,要求她們對於過去的性別認同謬誤懺悔。

學子們儘管咸認為這些課程相當弱智,畢竟導師們會說些甚麼、做些甚麼,

早就都在他們的預料之中,說穿了就是些宗教的老八股、老學究,

但仍舊配合演出,為的是期盼著有朝一日,

能夠被判定為正常,早日回歸到家庭的懷抱。

 

然而,一切卻在一樁意外事件後,有了戲劇性的變化:

當中一名學子馬克,原以為本學期結束之後便可回家,

但卻因為從政的父親,不希望孩子成為政敵攻擊的箭靶,

決定讓他繼續留在營隊中,不准其回家。

馬克聞訊後,頓時陷入到歇斯底里的情緒,

援引聖經上的箴言,大聲的嘶吼著:

"當我感到怯懦無用時,我其實強大無比。"

(When I am weak, then am I strong.)

當晚便自割下體而亡。

這無疑是對上帝最深沉的控訴,

不是說在子民最懦弱的時候會出手相助麼?何以這麼不給力呢?

馬克身亡的震撼,讓已逐漸適應營隊步調的卡麥蓉,

宛若當頭棒喝一般,當下就決定掙脫荒謬的品格教育,

偕同友人逃離校區,繼續自由的探索青春歲月。

 

相信看過電影、乃至於見識過相關"愛家"論述的朋友們,

不免都會對於當中的所謂"矯正教育",感到嗤之以鼻、不以為然。

許多人或會以"智障"、"智力測驗"的揶揄詞彙來形容之,

但個人認為,在那些捍衛著宗教倫理觀念的人們心中,

或許始終都還是認為自己是正確無誤的,

因為他們提供了一條最穩健的成長道路,

希冀青年學子們循此邁向光明的人生。

 

不妨簡單的分析一下這些品格教育的內容,

您會發現,當中都是一些極其規律的活動,

與當兵的體能操練、抑或是佛教中的唸經敲木魚等行為,

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的確,"規律"就是箇中的關鍵:

品格教育會期待透過規律的座息養成,

讓個人性格中的差異性逐漸被抹去,諸如同性傾向也將隨之消逝,

最終成為他們所預期中的,

一個沒有太多個人想法、僅以上帝及守戒為宗的"正常人"。

 

誠然,這樣毫無二致的人生,

說起來也沒甚麼不好,就是平淡與順遂,

這或也是每個長輩總希望以過來人的經驗教誨晚輩,

希望下一代不要重蹈自己覆轍,是一樣的道理,

本質上是出於愛與關懷。

(這在電影開始、在學校聖經老師對學子的話語中,可見端倪:

 "我們在成年之後,每次在教堂內,

  都在試圖挽救青春時期所做的事,那些被魔鬼蠱惑的事。

  你們現在或許沒有發覺,但你們現在覺得有趣的事,

  正是我們的宿敵,它們就像枷鎖一般,一步步的套到你的脖子上。")

但弔詭的是,上一代係從試錯中去體驗出自己所認為的真理,

過程中或許有所艱辛,但顯然也存在著甜美的一面;

那麼,如此酸甜苦辣遍嘗的多采多姿,

何以不讓下一代去放膽嘗試呢?

又或許在試錯中成長,本來就是身為人類的宿命也說不定麼?

 

青春,總有不一樣的思維,擁有各種綺麗的慾望,

在性傾向的認同中亦乎如此,

這一刻或許以為自己偏愛同性,

也許下一刻會轉瞬發現還是喜歡異性都說不定。

沒能讓孩子們有充分的空間,在社交的環境中試錯,

只是一昧的以準軍事化的教育,企求他們成為同一規格的"正常人",

迫使其壓抑自我真正希冀的作為,豈不是太殘忍了一些麼?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