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死不救』,未知大家的觀感為何?

能否過得了自己的道德感這一關呢?

暫且先不直接切入電影主題,先以近年來爭論頗多的道德議題『同理心』作為引子:

在傳統的社會中,『同理心』是再理所當然的自發義舉,

當他人遭遇到自己所感同身受的事項時,

心下的道德感便會油然而生,誘發協助其人的衝動。

時移至今,現在再提到『同理心』,反被認知為是一種集體壓迫情境下的情緒勒索,

被揶揄為『銅鋰鋅』。當中最經典的案例,莫過於是大眾運輸『博愛座』的設定。

 

 

『博愛座』,在既往的認知中,

直覺反應就是『老人優先』,遇到老人就該自動讓座。

久而久之,當向來被讓座的老人也習慣了該模式後,底心下的老大心態逐漸萌芽,

才屢屢傳出有強迫他人讓座的情況發生,讓民眾開始反思這習以為常的義舉,

重新將『博愛座』界定為『有需求者皆可坐』,揚棄過去『惟老人是讓』的傳統思維。

試想:箇中轉變的關鍵為何呢?

個人認為,答案在於『個人自利意識的提升』。

以『博愛座』為例,每個人都會遇到需要座位的時候,

倘若自己有所需求、但卻因著健康的老者在前而需被迫讓座,

則座位顯然亦未能發揮其應有的愛心功能,

故才漸漸將觀念轉為『有需要的人』皆可使用,背後即是出自於自利的心態。

 

『自利』本身並沒有甚麼不好,也不該被賦予負面的道德譴責標籤,

過去正是因著社會不斷灌輸著我們『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集體主義思維,

將道德觀的建立,構築在壓抑自利的基礎之上,

才讓現下的道德體系面臨崩解的命運,其實乃皆因於悖離人性真實之故。

換言之,循著人性自利軌跡所勾勒的道德感,才是良序社會得以永續運作的基石。

 

回到電影本身,相信許多人還是會同我最初的心態相仿,

對於劇中整個社區民眾對於兇案作證的漠視,感到忿忿難平。

或總不免暗自抨擊:『為了擔心社區成為凶宅,為了煩惱房價崩跌』等理由,

便以相應不理的態度看待生命的逝去,未免太過冷血。

但冷靜地想想:

若自己真的揹負著高房貸壓力,一旦房價因兇案而腰斬,

真的承受得了嗎?對家人真能有所交代嗎?

更遑論故事中的主角,所面臨的是家人生命恐因此斷送的危機,

選擇冷漠還是符合正常人思維的,畢竟社會對於一名尋常老百姓而言,

您真能賦予他決定兇案關鍵的責任嗎?未免太過沉重了吧!

 

電影反映著被塑造的道德感與內心真實思維間的拉扯,

從中窺見人類對於悖離人性道德教化體系的反動。

相信這是一個相當弔詭的道德試煉

我們所被賦予的道德價值,告訴大家『見死不救』是有愧於心的瑕疵;

但作為受到人性驅使的個人,不先行考量自己的身家安危,

而憨勇的選擇遂行道德感所賦予的責任,顧此失彼的結果,又是否真有價值呢?

這並非要大眾選擇做一個對社會冷漠的人,

而是希冀在『同理心』變成『銅鋰鋅』的轉折軌跡上,

重新思考『見死不救』是理所當然的道德謬誤這回事。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