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同志遊行走進了護家盟的勢力範圍,您能想像那是個甚麼樣的場景嗎?

性別議題的電影,近年來蔚為主流,在情節的設定上,

慣常的還是以訴求悲情、以強烈衝撞現有體制的模式,期許為社會變遷提供重新省思的可能。

然而,如此的對立極化,是不是推動社會價值昇華的最適手段,其實是有待商榷的。

 

性別議題所爭取的,是法律上一切平權的保障,而非道德層面的齊一化觀點:

在面對法律改革的戰場中,傾全力的藉由憲法基本人權的申論,

讓性別認同回歸至人的個異性,以天賦人權做最廣泛程度的肯認,

過程中難免存在激烈的適法交鋒,但那是提升人身自由的必經過程。

相對的,在遭遇道德規範的異見上,每個個體皆存有自己所欣然接受的價值認知,

此乃影響著個人行為處事的準則,成為其審度事物的規約;

在各有堅持的前提下,真有必要將一己遵從的價值體系,

硬是加諸至異議者的身上、並驅使其服從嗎?

我不認為是...又或倘若真要在價值觀中取得齊一的真理,

則箇中的手段,也絕對不是憑藉著相互刺激的對立抗衡,

而必須是建基在"愛"的基礎之上,循著和解的模式來達致相互肯認,才是正解吧!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電影敘述排灣族頭目的兒子阿利夫,在即將繼承頭目身份之際,

或許因著責任重擔的壓力、抑或是自身的性向使然,

他自認為喜歡當個女生,做著美髮設計師的工作。

父親乍知其性向當下,非但難以接受、甚至不惜斷絕父子關係,

但在族人傳統並無規定女子不得繼任頭目的前提下,

父親逐漸釋懷,最終還是將重責大任交給了變性後的女兒--阿莉芙。

這是電影中的主線劇情,其他的支線情節尚有:

@娶妻生子的公務員,喜歡在酒吧變裝成女性...

@變性的酒吧老闆娘,戀上道上的大哥...

@帥T情不自禁的愛上想變性的大男孩...

總括所有劇情的元素,儘管身份與樣態相當多元,

但究其本質,事實上是何其相仿的,根本的訴求,都在於"愛"。

眼前的你,是男或女,是第三性、或有更多衍生的性別認同,

一點都不重要,只要我愛的人是你,就是最具有正當性的伴侶證明了。

也唯有如此,屢屢在性別議題的權利爭取上,才不會有任何顧此失彼的情事出現。

 

性別認同,貴在於自我歸屬的主動認知,而非立基在社會因素干擾下的被動選擇。

電影中,儘管未曾言明、但隱約的將阿利夫期欲變性的緣由,

歸咎於兄長去世、自己必須繼承頭目身份,負擔著族人的發展運命,

致使在龐大壓力的侵擾下,才毅然做出改當女人的決定。

如此的設定,乃將變性一事,當作是逃避現世的手段,而非個人自我認知下的結果,

隱約的將性別認同,預設了某種政治正確的框架,

將"阿利夫"變成"阿莉芙"的過程,導向了對既存社會體制的叛逆控訴,

坦白說在性別議題的追求上,多少還是落入病態式的逃避論調。

 

我個人尤其喜歡電影的結局:

當阿莉芙以女兒身重新踏進部落,接受著父親為其戴上象徵傳統價值的加冕桂冠,

一方面代表著身為頭目的父親,已欣然同意由女人繼承自己的衣缽;

另方面則表示忠於自我的阿莉芙,最終也理解著父親對於族人的期待。

兩種原初看似格格不入的價值,在結局中有著完美的和解收場,

對於性別議題而言,那儼然是一楨最令人嚮往的願景意象了。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