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殺人魔的犯罪類型,從各該電影的詮釋當中,可說是典型的社會集體負責論調:

因著童年時期的某些創傷與陰影,致使其產生對社會的陌離感,

進而逐漸培養出反社會性人格,讓犯罪因此從此在心中滋長蔓延。

屢屢當類似的案件真相大白之際,回顧著兇手的過往記憶,

總逝不免會陷入到"情有可原"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情境中,

心下多少有種感概,也許當初周遭的人願意伸出友善的手,來拉他一把,

讓他在身心受到極度創傷之際,感受到來自於社會一絲絲的溫暖,也許一切將會有所不同吧!

(以下有雷,敬請慎入)

 

故事主要圍繞著一樁採用吊人遊戲(Hangman)的字謎連環殺人案,

心思細膩的兇手,每24小時殺一人,並且在死者的身上,

留下接續目標的線索,據此向警方挑釁,以顯示自己的能耐。

過程中,兩名主角憑藉著線索的釐清,發覺整起事件是衝著自己而來,

復以分析著首位與第二位被害者的犯案時間前後差距一年,

讓兩人認定兇手的身分只有一種可能,

就是在一年前行兇後,因著其他案件而被他們所捕入獄,故未能繼續行兇,

如今出獄之後,重新開始著未完成的字謎殺人。

(個人覺得這段推理相當合理且新穎,算是全片唯一的亮點吧!)

最終的兇手身分,則是主角在承辦其父親上吊自殺的案件中,曾經關注到的孩子,

然而當時基於公務在身,並未多加對親眼目睹父親吊死的孩子,有著更多的關心,

最終使其陷入到仇恨的思緒中,期欲將社會中的一干人等全然驅逐(Evictionem)。

儘管兇手的境遇堪憐,本該如前述所言,心下存有著惻隱之心,

但因著全片的節奏太快,加上對兇手人格的刻劃太過簡略,

引致於只呈現出兇手的殘忍無道,而全然對其成長過程中的心路歷程,付之闕如,

讓兇手就只是個兇手,似乎沒有其他懸念了...我想,這是其中的大敗筆吧!

 

人際間的許多大道理,往往都是知易行難...

"拉他一把,讓他免於陷入社會邊緣人的境遇",聽起來好似舉手之勞,

但在真正第一線接觸到需要關懷群體的,特別是警察或社工,

其勞動現場所給予的境遇,卻往往讓他們不免有著"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概。

在關懷弱勢的工作,始終無法擺脫"做功德,行善事"的無償勞動陰霾下,

自己所負責的業務量能否消化完全,都已經是個大問號了,

怎麼可能還有額外的心力去體察著需要者的真實心聲呢?

當疲憊鈍化了滿腔熱血的惻隱之心,讓照顧者與弱勢者之間逐漸走向陌離,

這顯然是作為完善社會救助網,所最不願樂見的情況,

然不可諱言的,在當下長工時低工資的勞動條件下,

類似於電影中所呈現的悲劇,恐將是無可避免的吧!

 

(竭誠邀請您加入我的粉絲頁,一起聊聊關於電影的二三事,謝謝!)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