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許多友人狂推本片,不少人頻頻在臉書上留言:

"感動的哭了~~","這才是愛情~~","賺人熱淚,激推~~"等等的字樣,

按短評的想像,該是個曲折離奇的浪漫愛情戲.

然而,隨著上映時間的推衍,針對該電影的評論,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風向:

"我就要你好多好多的錢","根本是總裁俏保母~~",

"見錢眼開~~","劈腿女的合理辯解~~".

如此兩極化的評論,更加深了個人對於觀影的興致.

看過之後,坦白說,除非哭點極低,否則我絲毫不覺得有到感動流涕的地步,

反倒是幾個負面批評的點,個人認為那是電影的設定所使然:

1.女主角家庭很需要錢,工作對他們而言很重要;

2.男主角給了她父母工作,讓家中經濟轉好;

3.女主角為了和雇主出遊而拋棄原男友;

4.兩人在燈光美,氣氛佳的夜裡,有了超友誼關係;

5.在男主角身故後,得到一筆得以實現自我的基金.

單憑著上述幾項故事設定,或就已然註定本片兩極化評價的命運,

更況類似的設定,根本就是"多金男+殘缺美"的老梗,實在了無新意.

  

撇開上述的愛情價值觀爭議不談,本片給予自己的兩項啟發:

一.職業道德的爭議:

假想一種情境:倘若今日您參加一個旅行團,

帶團的導遊每到觀光景點就顧著自拍,

到吃飯的地方就自己猛吃起來,未知您對該名導遊的觀感如何?

相信會認為失職的多吧!這其中所涉及的,就是每個職業所應有的本分.

在電影中,女主角嚴格來說,是被男主角聘僱的看護身分,

但打從一開始,就不斷的逾越身為一名看護所應具備的態度,

頻頻按自己的想法行事,甚至主動為行動不便的男主角安排遠途旅行,

最後甚至主動的與雇主發生親密關係.

或許是戲劇效果使然,總是設定主角會是個悖離倫常的性格,

然而,這種種的作為,基本上都是缺乏職業道德的表現.

您或可說這叫做"一見鍾情,情不自禁",

但基本上立基在主雇的框架下,顯然就不是那麼適合,

畢竟這無疑坐實了負評對其想藉此進入豪門的指控.

 

二.生命的價值:

電影中,男主角原是名俊俏高挺,事業有成的人生勝利組,

無奈一場車禍,導致半身不遂,女朋友也被公司的好同事把走,

人生是何其的黯淡,因此決定到歐洲國家自願安樂死,了卻一生.

但女主角聽聞後,卻一再的勸阻他,認為他就該好好活著,

將自我認為"活著才是對的"價值觀,強行套用在對方身上,

鼓勵他要勇敢活下去,儼然一副生命價值至上的論調.

然而,就我個人認為:

生命的價值,不在於生命本身,而貴在活出甚麼樣的人生,

倘若自己的人生已然帶給自己或他人痛苦不堪的感受,

則徒然生命的存續,到底還有著甚麼樣正向的意義呢?我真的不懂!

一如劇中的男主角,走過了人生最璀璨的歲月,

卻又驟然跌入永劫不復的噩運,縱有著堅定的死亡念頭,

為何不給予祝福式的成全呢?

難道真的將他的生命續留,就會讓他比較快樂嗎?

言盡於此,又不免酸到了廢死聯盟,

當死刑犯都已經造成被害家屬莫大的創傷,

甚至帶給其自家親友不勝其擾的生活,

是否生命的終結,對他而言,會更加來得有意義呢?

 

或許愛情片就該讓它回歸愛情,總之就是盲目愛,傻傻愛就好,

涉入太多理性算計,現象思辨的論調,

反倒讓那層雲霧般美好的浪漫,瞬間幻化為市儈般清晰,

絲毫沒有情調可言.

但反過來想,如果觀影都太過迷哥迷姐式的感性,

那電影中所傳遞出來的種種社會現實,也就無法條理般的娓娓道來了...

(就我的電影評論而言,社會現實才是論述的重點所在)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