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中學20日舉辦校長座談會,席間,校長徐建國對於"多數人的意見就是民主"表示質疑,

為此還舉例"建中畢業,未來靠上台清交等名校的人,跟只有國小畢業的無業遊民,

彼此在學識的懸殊差距,但在民主的選舉制度中,卻都是一人一票,這是不公平的.

此話一出,自然引起向以開放校風為其特色的建中學生不滿,更進一步引起輿論譁然,

咸認為"學校有這樣的校長,無怪乎台灣的民主政治總是如此沒有長進."

  

對此,若說要為這位校長,有著甚麼樣的辯駁,我想,大概就是他所存有的一種浪漫哲思:

翻開過去全球的選舉史,事實上歐洲國家的確曾經有過貴族或富豪可以投兩票的情況,

甚至在上一世紀初期,歐洲婦女和奴隸們,是沒有任何投票與參政權的,

所謂的全民普選,對於全球各該國家而言,也不過就是近一百年民權運動下的成果.

那麼,這種"票票不等值"的概念,其背後所足以支撐的哲學立論為何?

我想,這大概起源於希臘哲人柏拉圖所論著的"理想國"吧!

在"理想國"一書中,貫串全書的,即是一個"適才適所"的概念:

換言之,也就是甚麼樣稟賦的人,就該放在適合其稟賦的社會職務,

又倘若治國是最重要的社會職務,就該由稟賦與德性最高的人來擔任治國者.

這種觀念以白話的口語來說,大概就類似於今日建中校長所提及的論點,

也就是學識越高,越該有著治國的視野,故應該給予更多國家大政方針的指導權.

 

基本上,這種帶有歧視性的字眼,總是令人不耐,

但倘若從實際操作面來看,在台灣實施民主選舉以來,

哪一次的參選人不是名校畢業的?

甚或2016這一回,三組正副總統參選人都是博士學歷,

許多學歷較貧乏的政治人物,個個都費盡心思地要去"補學歷",

也正是基於"人民事實上是相信高學歷可以有更好的治國品質"這樣的理由.

如此迷思,在歷經號稱"博士團隊"的馬政府執政不力後,

依舊讓人深信,可見得"高學歷等於會治國"的印象,是多麼深植於人心.

(這在民主的美國,更是如此,幾任美國總統參選人,幾乎都是出自常春藤名校)

換言之,那位建中校長著實也不用為民主政治的"一人一票"擔憂,

因為多數人民自然會有著判斷的智慧,倘若真有博士與遊民出馬角逐大位,

則縱使高學歷族群處於選票上的劣勢,所選出來的,也絕對會是高學歷的人選,

畢竟治國事關於個人的利害關係,沒人會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

這一點,我想那位校長實在不必杞人憂天,一人一票,結果絕對也是完全相同的.

  

持續深究的來看,個人認為,儘管現實中的情況論證了他說法上的真確性,

但基本上,他的立論還是存在著兩個頗耐人尋味的謬誤認知:

其一,高學歷=治國力=公義?

在柏拉圖"適才適所"的基調中,事實上有著前提,那就是立基在"為公義"的基礎之上,

抑即不論您是販夫走卒,抑或是皇親國戚,基本上您所擔任的職務與角色,

目的都只有一個,即是維繫國家社會良好運作的一個良序因子;

也就是說,當個人可以為了社會公義而貢獻其天資稟賦時,

則"適才適所"班的政治制度,才會是最完美的理想國度.

對照現實,或許我願意相信高學歷者有著更高的稟賦能力,

但當稟賦能力非用於治國範疇的公義,而是汲汲營營的在謀求私利的情況下,

類似於"高學歷=社會公義"的印象,又怎麼可能成立呢?

不單單不會成立,尤有甚者,當天資稟賦高的人,在掌控了國家機器後,

將心思全用在了結黨營私面向,那種高深莫測的功力,絕對是更強大的反作用力,

恐怕是貪汙瀆職樣樣來,與我們印象中的"政治尚黑"儼然是相互吻合的.

其二,社會稟賦高=個人學歷好?

對於一些認為智慧較高,在社會上有著較高成就者,

應該肩負著更多社會責任的思想家而言.

他們所抱持的理論思想,乃認為"天賦是隨機的,又成就是社會所給予的".

換言之,他們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成功,乃是因為當今的社會需要這樣的稟賦,

這是社會集體選擇下的結果,某種程度,也就是社會創造了其人稟賦足以發揮的利基.

一旦社會不再需要該稟賦,則其人的成功也將可能驟然而逝.

(這種說法,在產業更迭頻繁的今日,看似的確有幾分道理,

 許多曾經風光的商品與產業,因著時代不再需要而退場,

 連帶的也消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即便其曾經叱吒風雲...)

循此,很顯然的,所謂的"學歷高對社會有益"的說法並不完全,

更確切的說,是"當下社會需要高學歷者的智識來做為社會發展的稟賦",

這種智識並非一種固定不變的概念,而是隨著社會需求,瞬時的更易著.

簡單的說,在百業蕭條之際,我們極需要的是經濟發展,

所以社會大眾期待著有財經專家來治國,具有諸此高學歷者,就容易脫穎而出;

又或來到了太平盛世,人民一切富足了,我們更需要的是公平正義的分配,

這時候,原有被賦予厚望的財經學者可能要靠邊閃,

因為我們更需要具有社會分配執行力與魄力的人選來治國,

這樣的人選,未必有著多高的學歷,

所必須具備的,可能就是更帶有人道關懷情懷的資質.

基此,在個人高學歷未必等同於社會所需要的稟賦前提下,

要說高學歷有著甚麼樣不同於大眾般的特權,我想也是癡人說夢吧!

 

綜言之,高學歷者有著更大的治國抱負與認知,對國家社會是好事,

這代表著有能者願意參與到公共事務,而非侷限於個人利益一耦.

但千萬記住,這種認知不能淪為一種君臨天下般的優越感,

自我感覺良好的以為由高學歷者來治國才會好的謬誤,

那可就成為了一種知識份子的傲慢...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