珣珣媽控霸凌 醫師反嗆社會理盲-民視新聞--YouTube

素有"醫界黑暗騎士"稱謂的的外科醫師洪浩雲,

在臉書抨擊5歲癱瘓兒童"珣珣"媽媽獲得"慈馨媽媽"新聞,引發網友們的兩極化議論:

珣媽認為這是一種類似於女模Cindy楊又穎事件的網路霸凌,

而洪浩雲醫師則主張這是個人評議時事的言論自由,

更進一步抨擊珣媽在粉絲頁中刪除網友批評留言的舉措,是在箝制個人的言論自由.

就我個人的觀點而論,基本上雙方的立場或都不能說是錯,

若真要說問題的癥結點何在,其實是出在於媒體對於個人臉書空間的準公共化認知上.

  

記得先前碩班的指導教授,因著身為政治系權威教授的緣故,

所發表的言論,很容易的就會成為記者們引用的內容.

他個人曾對此公開的表示:臉書只是他用來抒發自己工作之餘的工具,

裡頭的言論,完全不代表任何個人的政治立場,懇請記者朋友們勿擅自引用.

換言之,這說明著甚麼?

說明著儘管個人臉書基於平台設定的緣故,或許任何人都能夠觀看,甚至參與留言討論,

但對經營者個人而言,他是否願意將該空間擴大為公共輿論場域,

顯然箇中的認知落差,是存在著相當大的距離.

對記者朋友而言,只要有名人的言論可抄,

管他當事人是否願意將之付諸公共言論,反正做一條新聞交差便罷.

但對於根本不期待自我臉書空間被大肆渲染的個人來說,

公開化的言論,就可能引來批判,而批判的負向言論,

最終極可能回頭箝制其人的言論自由,而讓他備感言論自由的侵害;

相對的,既然是個人的網路分享空間,經營者想要刪除批判自己立場的留言,

又有何不可呢?誰會希望一堆酸言酸語留在自己經營的場域呢?

這根本上無關言論自由的箝制,而是個人對於網路言論的自主管理權限.

綜上所言,今日珣媽與洪浩雲醫師之間所引致的言論自由論辯,

根本上只是一種個人網路空間遭到公共化的錯置,

癥結點則在於媒體習以為常的上網抄新聞的陋習所致.

試想:倘若媒體不披露洪浩雲醫師臉書上的個人時事評論,

則珣媽也就不會有所回應,那接續著刪除網友留言的事情,

根本也就不會發生了,不是麼?

 

[東森新聞HD]「我也是孕婦」 要孕婦起身挨PO當事人回覆--YouTube

對於癱瘓女童珣珣的事件,不禁讓我想起前陣子同樣熱議的台鐵孕婦讓座事件:

一名持站票的孕婦,遭到有座位的女子請她起來,

讓她大表不滿,上網大吐苦水,感嘆著社會道德感的淪喪;

沒想到,幾天之後,那明被批判的女子,同樣上網發言,原來她同樣也是孕婦,

並以一位即將做媽媽的心情,不解那位站票孕婦,為何如此不懂愛惜自己與寶寶,

因為座位這種事,其實只要願意事先計畫購票,就不會出現必須站著搭車的窘況.

相仿的,類似於珣珣的案例,其實當初或許只要一個安全座椅,這接續的憾事便都得以避免,

在安全座椅早已成為上路標準配備的情況下,沒有為寶寶準備,自然就是媽媽的疏忽,責無旁貸.

您若從這個角度來看,要說珣媽是個模範母親,那我個人也無法苟同,

因為當媽媽之所以辛苦,正是因著一點錯都不能犯的戰戰兢兢使然...

  

[東森新聞HD]醫PO文酸「為何遭表揚」 影射珣珣媽「善款買房」--YouTube

然而,傷害既然已經造成,再追究任何過錯也無濟於事,我們或許更應該觀察的,

是珣媽在珣珣癱瘓之後,是否有著無微不至的照顧,這才是更緊要的重點.

您說她在網路上成立粉絲頁討拍拍也好,說她消費珣珣出書搏出名也罷,

這些可能都是鐵一般的事實,但是,在事實背後的動機,卻往往是最被忽略的面向:

討拍拍,或許是期待著大眾的援助;

搏出名,也有可能是希望有更豐厚的收入;

但在這些行為的背後,倘若累積財富是出於讓珣珣過上更好生活的動機,

那她遭到網友批判的這些行為,試問道德上又有何過錯呢?

既期待癱瘓女兒有妥善照顧,又禁止母親盡其所能的掙錢,豈不互相矛盾著麼?

當然,人心難度,珣媽一切作為的動機,

究竟是真為珣珣?還是消費珣珣?不得而知,

但終究只是希冀大家在批判之餘,能夠想想人性光明面的可能...

 

再說了,"慈馨媽媽"這個頭銜或獎項,有那麼重要麼?

又不是要總統頒發大十字勳章,只是拿個微乎其微的頭銜,

真值得大眾輿論如此鋪天蓋地的討論麼?

這或許才是我個人對於台灣媒體,最感到匪夷所思之處吧!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