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獨家腥聞"(Nightcrawler)甫上映之初,即獲得相關各大影評網站的正面迴響,

根據爛番茄(Rotten Tomatoes)網站的評論統計資料,有高達94%的新鮮程度.

我想,箇中原因,除了內容素材乃近年來熱議中的新聞倫理與輿論操弄外,

劇中主角傑克葛倫霍(Jake Gyllenhaal)為戲減重30磅,完美詮釋了身為社會邊緣人的窮酸樣,

將電影帶入一個準黑暗抑鬱的陰沉風格,與電影本身的宗旨互相呼應,有著絕佳的配搭,

絕對也是電影得以深獲好評的重要關鍵所在.

而傑克葛倫霍也因著這部電影的成功,讓個人演藝事業再創高峰,

咸被認為極有機會以此片角逐2015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座,

是否得以如願,且讓大家拭目以待了...

  

電影描述一名求職屢碰壁的社會邊緣人Louis Bloom,在偶然的機會中,目擊了一樁車禍,

車禍現場來了不少非新聞電視台的攝影人,全程拍攝警方的處理過程,引發他的好奇心;

一問之下,才知道那些攝影人,都是所謂的"獨立記者",不隸屬於任何電視台,

而是在各地找尋聳動的新聞畫面,在將這些拍攝的內容,轉售給各大媒體頻道;

這讓Louis深受啟發,認為這或許也是一個生財之道,於是也加入了這個行列當中.

 

Louis相當聰明的,購買了一組警用無線電的掃頻器,讓他總是能夠在警方通報事故之初,

就得以迅速的抵達現場,當整個模式演練成熟後,甚至到最終,還能比警方更早到達事故地點,

正因如此,讓他獲得了一家媒體編輯的青睞,成為長期合作的對象.

不過,這"夜路走多了,也會碰到鬼",在搶快的效應下,

他無意間目睹了一樁發生在高級住宅區的兇殺案;

Louis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將全程事發經過拍攝下來,販賣給了電視台,

讓電視台得以製播成一個"恐怖屋"特輯,藉由恐懼的傳播,來提升自家的收視率.

但很不巧的,這看似再簡單不過的兇殺案,其實真相卻另有隱情,

讓警方因此盯上了Louis與電視台編輯,但這絲毫無礙於他們期欲"製造"的新聞話題,

對媒體從業人來說,畫面就是真相,畫面呈現出了兇殺案,那這事件,就是個兇殺案,就這麼簡單...

 

小評說來,這部電影無異於是對當代新聞業的一種反思,

類似題材的劇集,其實並不少見,而這部電影所呈現出來的論述主軸,

似乎也沒有超越許多前作太多,大致上都還在大眾所周知的範疇內.

倒是有一點呈現得頗為成功,那就是點出來當代新聞業"外包化"的種種效應.

 

很清楚的,過去的新聞業,電視台與記者之間,有著穩定的聘僱契約關係,

在工作有所保障的前提下,記者得以依其新聞的敏銳度,挖掘自己所期欲報導的內容,

甚至可以針對內容本身,做著更為深入的專題討論,即使是相當冷僻的話題.

在那個年代,製作一則新聞本身,訴求的是深度,秉持讀是一個新聞人的良知.

 

然而,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一切的規則改變了,新聞業所在乎的,

不再是"我們想要給觀眾甚麼內容",而是"觀眾希望我們給甚麼內容",

或許是當代生活煩悶之故,閱聽人逐漸揚棄了過往的深度報導,

而傾向於追求最原始的感官刺激,簡言之,也就是"羶腥色"的內容.

於是,媒體業自然也順從著閱聽人的趨勢,你要羶腥色,我就給你羶腥色,

各式各樣光怪陸離的報導,也就因此應運而生.

在此同時,媒體業不禁開始反思:

"既然新聞製播已然無須專業的深度報導,自然也就沒有聘用新聞專業人員的必要",

因此,原有的聘僱關係逐漸解構,取而代之的,就是像電影中所敘述的那般:

向各個"獨立記者"購買些聳動的畫面,再加油添醋的製播成用以提升收視率的新聞,

如此"新聞業外包化"的經營模式,也就逐漸成型了.

 

  

那麼,"新聞業外包化",會存在著甚麼負面效應呢?

從這些"獨立記者"的角度來看,為了自己拍攝的畫面,能夠賣到更好的價錢,

他們勢必得搶鮮搶快,總是得趕在其他同業之前,取得獨家新聞第一手畫面.

長期以往,就勢必得像電影中所呈現出來的那般:

偷聽警方的通報信號,趕在警方趕到現場之前,就率先完成拍攝的動作,

而後將之轉售給對題材感興趣的電視台.

但可惜的是,他們所拍到的,僅僅是畫面,而非得以還原整個案發現場的過程,

因此,當其轉售給電視台製播成新聞時,新聞編輯也僅僅能夠就畫面所呈現出來的"真相",

循著自己的認知,加上電視台基於收視率所要求的報導方式,

將之重新包裝成一則看似讓人信服的"真相",但顯然的,卻與真實相去甚遠...

試問:我們閱聽這樣的新聞報導,除了被誤導之外,究竟還有何用呢?

就像在電影中,將一樁本來或只不過是黑吃黑的毒品案件,

經新聞媒體的渲染,成為了隨機進屋持搶搶劫的強盜殺人案,搞得大眾人心惶惶;

在真相揭曉後,新聞編輯就像是個沒事人一般,絲毫沒有澄清的意願,

一心一意的,只是想著下一則聳動新聞,想著如何用收視率來鞏固自己的職位而已...

這樣純然的資訊誤導,正是新聞外包化後,最為深沉的悲哀吧!

 

然而,話說回來,相較於國外媒體界的外包化亂象,台灣新聞界的頹廢程度,顯然更勝一籌.

人家編撰錯誤的新聞報導,至少還得要有獨立記者真正到外頭跑新聞,拍攝畫面;

相較之下,台灣記者們更強,"在家能知天下事",打開電腦,上上批踢踢(PTT)八卦版,

截個圖,剪剪貼貼一些網友的推文評論,再下個聳動點的標題,賺賺點閱率就可以了.

人家的新聞台記者製播新聞,還得向獨立記者購買畫面,總還是得付出成本,

而我們的記者更絕,都直接剪輯"你水管"(youtube)的畫面,無償的就可以交卷了事.

比較起電影中所謂的"外包化",我們新聞業的"無腦化",更讓人不勝唏噓....

 

最後,說個題外話,看了劇中Louis對其助理Rick的刻薄,甚至到最終不惜犧牲他的景象,

才深深的發覺到:原來"慣老闆",是舉世皆然的阿!

(總是以為實習就是給機會,無須給予報酬....

總是認為不論公司如何獲利,都只須給予最低薪資...

總是編織升職的美夢,但就像掛在天邊的肥肉,看得到吃不著...

總是希望員工可以花最大的時間,做更多的事...

總是期待員工可以十項全能,而忘卻了自己所給予的,是何其低廉的薪水...)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