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個星期在有線電視的電影頻道瞥見這部經典電影,當時只是稍稍的看了幾分鐘,

究其背景與故事設定,原以為是一部探討美國華人移民的文化衝突議題.

昨日從頭到尾看過之後,才明白劇情的主軸乃在於母女之間的代間情感,非常的感人溫馨.

端看其上映年代,是部近二十年前的電影,想不到二十年後觀賞,仍就可以帶給人們無限的感觸,

顯見得,立基在親情之間的溫馨,只要人類尚且存在的一天,應該都不會有變質的可能吧!

至於為何這樣的電影需要將故事場景設定在美國的移民圈,我想,

除了這是忠於原著作者譚恩美的同名小說外,最主要的原因,

應該是"美國夢"在當時,無疑正是一種宛若仙境般的象徵,所有人無不想盡辦法的希冀移民美國,

藉此來隱喻著上一代披荊斬棘的來到美國,目的正是希望下一代能夠有著最好的環境與發展,

這顯然順應了電影最初的那段口白:

"期欲交給女兒的羽毛,乃是遠渡重洋,千辛萬苦才到達這裡,

它寄託著所有的希望,所為的,只是期帶著醜小鴨幻化成為天鵝的那一瞬間..."

所謂"痴心的一代",我想沒有甚麼比起本片更足以比擬了...

  

電影的故事改編自小說,從"喜福會"這個華人移民圈內的麻將聯誼會做為開場,

四位年近半百的母親牌友,分別述說著自己成長,以及遠渡重洋到美國的故事;

劇情繼而又將其各自的女兒帶出,分別從母親的辛路歷程,以及女兒對於母親的觀感,

相互之間做了來回的對照與激盪,衝擊出了讓影迷們可茲進一步思索代間關係的許多素材,發人深省.

(故事就不詳加贅述了,有興趣的影迷們,可參閱維基百科:喜福會)

對照著許多探討代間關係的"說教"電影,我認為這部電影尤其突出的特點,

在於同時兼顧著兩代之間的思維論述,它不單單從母親對女兒,也不只是女兒對母親,

而是完整的檢視了兩者之間的自我觀點外,最後再透過彼此的談話,取得了一個溝通的可能,

這是類似的親情電影中,最難能可貴的鋪陳手法,畢竟存乎於母女之間,最重要的,不也就是溝通而已麼?

 

至於這部電影,讓我有著甚麼樣的省思,概略可分為以下五個面向:

 

1.中西文化差異的真實呈現:

在電影中,一位華人母親下廚宴請洋人準女婿,那位母親習慣性的用著自謙的口吻說道:

"這道菜不怎麼鹹,不夠香,不好吃請多包涵",儘管如此說,但心底期待的是聽到女婿的讚美.

沒想到洋人女婿品嚐過後,只說了一句:"不夠鹹,那就加點醬油就好吃了...",

當場差點沒讓女兒昏倒過去...

這不禁讓我想起大家經常會流傳著的文化差異小故事:

華人宴請賓客,不論準備得再怎麼豐盛,總會喜歡說著:都是些粗茶淡飯,招待不週,請多包涵",

但倘若賓客當中有洋人,聽到這樣的客套話,可能並不會太開心,因為他會認為:

"自己都認為是粗茶淡飯,不怎麼樣的料理了,怎麼還會拿出來招待客人呢?這不是太失禮了嗎?"

諸如此類的生活文化差異的故事尚有許多,比如"抹布vs.餐巾紙":

華人嫌老外用餐巾紙,那種用完就丟的習慣很浪費....

老外則不明白華人為何總喜歡拿一條充滿著細菌的破布,拿來擦拭所有物品...

這些故事,都只是期待告訴我們:

立基在文化的差異之下,不同文化的族群,肯定會存在著不同的行為判準與價值體系,

是故,很多時候,我們總喜歡在任何場域中,向西方文化取經的作為,是否真的恰當呢?

相信從很多西方體制移入失敗的案例看來,已經有了最好的答案.

(當中飾演女兒的,是自己相當喜歡的日裔好萊塢演員Tamlyn Tomita,

她曾在自己最喜歡的電影<<小子難纏(The Karate Kid)>>系列中,擔綱第二集的女主角)

 

2.代間關係的謬誤認知:

經常可以聽到兩代之間產生著認知上的差異:

做子女的,總覺得父母處處在箝制著自己的選擇,讓自己沒辦法達致隨心所欲的自由;

但事實上,父母希冀主導子女的原因是甚麼呢?似乎沒有願意冷靜的去思考一下.

當您看過這部電影後,也許才能夠真正的體悟到:背後的原因,偉大到遠不如您所能想像的:

以電影的故事來說,您以為身為父母的,在他們與子女同齡的階段,

就只能是個服膺於傳統道德,三從四德的乖孩子嗎?錯了,他們著實的比起子女還要來得更叛逆,

為了一個自由之身,他們可以起身和整個中國傳統對幹,這需要的是多大的勇氣阿?

換言之,他們並不迂腐,多的可能是比子女更加開明,

但既然如此,為何要用父母的權威來箝制子女的選擇呢?

答案很簡單,正是因為過來人,所以他們才希望以自己曾經慘痛的經歷,

用以告誡下一代,希冀他們不要再重蹈覆轍,重新走一段艱辛的來時路.

當然,這樣的苦心,在身為子女的階段很難理解,

甚至於總喜歡做出一些叛逆於父母管教之外的選擇,總以為那才叫自由,

殊不知一時的"選擇"自由,走上的,可能是註定覆亡的道路.

(這讓我想起了先前一篇關於親子關係的社論:"讀那個會吃不飽",

子女在第一時間總喜歡反駁著說:"我也沒那麼餓",

但卻不知說著這句話的同時,是立基在父母保護的羽翼之下...

走出那厚實的臂膀,也許真有可能會吃不飽阿...)

  

3.管教之嚴厲,往往來自於殷切的期待:

管教的問題,無疑的是兩代之間的重點,而這部電影對此也做了精闢的論述.

故事中,兩位媽媽分別對自己的女兒,有著嚴格的專長訓練:

一位將女兒栽培成西洋棋神童,但卻喜歡到處炫耀,無疑把女兒當成榮耀自我的工具;

另一位則希望女兒可以練得一手好鋼琴,在演奏會上有個完美演出.

可惜的是,那場音樂會演奏失敗了,那女兒看著母親何其落寞的神情,

難免將之和喜歡炫耀自己女兒棋藝佳的行為做類比,認為母親是因著丟臉才生氣.

但直到母親過世之後,從父親的口中,才知道當初母親在中國戰亂逃難時,失去了兩個女兒,

因此對她特別嚴厲的原因,乃截因於對過往那對女兒的殷勤期待,轉嫁到她身上所致.

那是出於一種希冀下一代能夠更加出類拔萃的正向期許,

絕非那種喜歡將子女成就是為自己炫耀資本的噁心作為,所可以相提並論的.

所以說,很多時候,做子女的,總以為父母想要下一代有出息,是為了想要向同儕炫耀,

但卻不曾想過,也許立基於其背後的想法,可能真的就只是希望我們下一代過得更好而已.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想想如是想的小孩們,還真是汗顏阿!!

 

4.上一代的自由教育下,養成的,卻是最為封建守舊的下一代:

電影中有一對母女相當發人深省:

做母親的,為了擺脫中國傳統的門第之見而來到美國,並給了女兒最為自由民主的教育,

沒想到,女兒結識了一個富二代,個性從自主而淪為附庸,儼然沉淪在金錢價值體系下.

這不禁讓做母親的非常感慨,她不解何以在自由教育成長的女兒,居然成為了最為封建守舊的人.

為什麼我會特別舉這一段來大書特書呢?

因為這也是自己看了那麼多的社會新聞之後,可以說是最深沉的感觸:

論自由平等教育,我想今日的台灣,應該可說是數一數二了吧!

那麼,我們的思維因此自由了嗎?並沒有...

就拿最簡單的擇偶標準來說,女生要的是甚麼?

錢,而且不只是錢,最好還是個富二代,因為有用不完的錢,

只要有錢,縱使長得再豬,品行再差,好像也都無所謂...

那麼,這是自由嗎?

很多女生或許會說是,因為她們的確可以盡情自由的去選擇對象,

一個換一個,無寶不下,直到能夠遇現富二代為止...某種程度,作為上的確是自由的.

但這樣的自由,卻是被禁錮在一個資本主義邏輯的軌道當中,沿著該軌道的金錢軌跡,

尋尋覓覓的過程中,同時也在該軌跡當中,力爭搏取上位的機會.

換言之,這是一種被侷限了的自由,宛若回到了傳統門第之見般的老四舊思維,

這該說是我們的教育失敗呢?

還是金錢實在太迷人了,迷到讓人可以醉生夢死的把最神聖的自由也給交了出去呢?

真的真的真的....太過於諷刺了!!

 

5.懂得了尊重他者文化,人...也就不在彼此仇視了:

在電影的結局中,主角終於可以回到中國和雙胞胎姐姐重逢,那彼此相擁而泣的畫面,

令人有著為之動容般的鼻酸,也不禁讓我回憶起當年台灣初開放回中國探親的情景:

多少老兵在相隔四十年後,回到了自己的故鄉,看著親人仍健在的那份感動,無可言語.

這些老兵,通常被稱為老芋頭,因著對中國的思鄉情,不時的會招來"滾回大陸"的奚落之語,

但說實在的,我不認為許多嚴厲的批判對他們是公允的,

因為那般"人在台灣,心繫大陸"的窘況,是歷史分立悲劇所造成的,然站在人的角度來看,

他們與親人莫名分開了幾十年,卻是絲毫不爭的事實...

正如同台灣人希冀台灣獨立一般,目的也不在政治,而只是單純的希望我們的家人朋友們,

可以從此擺脫戰爭的莫名恐懼與憂慮,同樣是出於人的因素,是相同的道理.

既然都立基在人,都是因著愛而有所立場,那又何須為了政治歧見而相互攻訐呢?

了解彼此的初衷,尊重彼此所承載的文化傳承使命,

則相互間的仇視,才有可能自此從台灣這個社會消失...

 

總之,儘管"喜福會"是部二十年前的老片,但其對於親情間刻劃之深刻,

絕對是歷久而彌新的,非常推薦給期欲在這個議題中有所省思的朋友們!!

 

延伸閱讀:

痴心的一代--紀向曦 先生 撰

[心硯影評][好雷] 小子難纏 (The Karate Kid Part 1,2,3) -- 武道修為的經典之作

[人文省思] "讀那個會吃不飽" , 顏擇雅 撰 -- <<親子天下雜誌 39期>>有感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