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外爸爸》中文預告 [撼動人心篇] │福山雅治主演 是枝裕和執導溫暖力作--YouTube

隨著當新手爸爸的腳步日近,偶而會開始在網路上找尋相關的育兒資訊,

沒想到發現這部由福山雅治主演的電影"我的意外爸爸".

該電影是2013年導演是枝裕和的作品,分別榮獲第66屆坎城影展評審團獎,

以及第56屆亞太影展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而探討的主題,則是關於抱錯嬰兒的心境轉折.

 

 


2嬰腳環脫落險抱錯 家長嚇壞-民視新聞--YouTube

錯認嬰兒的疑慮,是近來和老婆在熱議著的話題,畢竟也不過在前不久前,台灣就曾發生過類似的案例,

幸好當時兩個嬰兒的性別不同,才能夠及時的發現錯誤,倘若不是這樣,可能又有憾事要發生了.

一直都在思考如何在醫院SOP的流程下,能夠再為自己的小嬰兒添點容易辨識的記號,

未知曾經有過生產經驗的爸媽們,有沒有類似的撇步可以分享的呢?

 

電影故事描述在大企業上班的"人生勝利組"野野宮良多,和妻子綠育有著一個可愛的6歲兒子慶多,

然而,就在他們歡喜迎接慶多上小學的時刻,當初生產的醫院卻傳來抱錯小孩的訊息,

經過DNA確認,證實一家電器行老闆齋木雄大的兒子琉晴,才是自己的親生兒,

因而開始了雙方家庭在換回兒子與否的抉擇中進行掙扎.

 

野野宮良多起初看著齋木雄大貪小便宜的模樣,認為琉晴的家境並不好,

故想要同時爭取兩個小孩的監護權,但在計畫未果之後,轉而想要回擁有自家血緣的琉晴.

然而,琉晴回道野野宮家後,那種陌生的芥蒂,加上過往生活記憶的糾葛,

最終還是讓琉晴透露出希冀回到齋木家的期待.

聽著琉晴如此籲求的良多,不自覺的也想起了和慶多的過往甜蜜歲月,

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真正的愛,不是以血緣截然分立的獨佔,

而是該抱持著分享的心情,讓兩個小孩同時都能夠得到兩家人的關愛,那才是一種幸福...

 

基本上,自己挺喜歡該劇的戲路鋪陳,畢竟它留下了一個:"血緣"與"親緣"孰輕孰重的大哉問.

  

當然,儘管對電影的故事架構頗為激賞,但還是不得不指出的是:電影對於角色刻畫中的刻板歧視.

故事中的兩個大家長:野野宮良多與齋木雄大,一個是頂尖企業的主管,另一位則是小電器行老闆,

電影企圖以經濟上的懸殊作為背景,進行許多對比式的激盪與轉折,這或許是無可厚非的,

畢竟在兩個小時的片長中,想要迅速激起觀影人的共鳴,強烈的對比性角色或許是必要的.

但可惜的是,在角色的刻劃上,仍舊無可免俗的落入俗套的思維:

諸如事業成功的野野宮良多,其在育兒上就必然得顯得冷漠,疏忽,

好似會賺錢的人,在跟兒子玩耍時,就會變得一竅不通...

又或經濟上相對普通的齋木雄大,在性格上就必然得呈現著貪小便宜的樣貌,

彷彿沒錢的人,就只能夠以類似準無賴的途徑,來撈一些好處似的...

這一些,某種程度不都是一種先入為主的性格歧視麼?

 

為什麼不能夠是個事業既成功,又十分懂得兒女心態的父親呢?

為什麼沒有那種人窮志不短,希冀給子女做個好榜樣的父親呢?

倘若能夠突破這般角色設定中的固有藩籬,會讓整部電影更加的寫實而真切吧!!

 

"血緣",一直都是人類跳脫不出的命定...

多少父母因著"血緣"的牽絆,不論子女們犯了甚麼燒殺擄掠的滔天大罪,

又或者對自己不屑一顧,冷漠以對,到最終只要一句:他始終是我兒子",

彷彿就能夠包容其所有的罪狀,而將滿腹委屈往自己的肚裡吞...

有時候,我還真是難以理解阿...(或許這是"即將"為人父所尚未能體悟的面向吧!)

 

顯然的,在這部電影當中,個人認為在血緣與親緣之間,做了一個絕佳的折衝,

那就是以"幸福"作為根本依據的選擇...

從野野宮良多的心境轉折來看,當他乍聽抱錯小孩的訊息時,

一開始也是期帶著能夠換回自己的小孩,畢竟只有親生兒子才擁有與父母相同的基因,

隨著成長過程的推衍,也唯有親生子才會與自己越趨相像,這些無疑的都是育兒過程中的甜蜜.

因此,當錯抱嬰兒的事件發生後,身為父母的,是有著絕對的誘因希冀換回親生子女的...

 

但是,倘若從小孩子的角度出發,或許小孩的適應能力往往較強,驟然的換一個生活環境,

不論是更好或更壞的生活水平,其實都可以在短時間內予以克服.

然而,曾經有過的歲月,卻不可能因著環境的更迭而遺忘,縱使在新家過得開心,

偶然還是會經常的想起過去的"爸爸媽媽",想要截然的成為陌生的兩家人,殊是不易.

因此最終野野宮良多選擇將琉晴帶回齋木家,並且重新贏得慶多的父子之情,

即是從一個"幸福"的觀點出發,只要小孩子能夠得到她所想要的生活方式,

是不是要得回親生兒,甚至是怎麼樣的家庭模式,似乎也就都只是次要的技術問題了...

 

當然,我不認為這樣的大團圓,皆大歡喜的結局,

能夠在台灣這個依舊以血緣關係作為家庭正統的社會中,被全然的複製或接受就是了...

  

更進階的探討血緣問題,我始終都不覺得血緣會是個串起人際關係的關鍵因素,

彷彿只要彼此有了血緣,就必然的會比起毫無血緣關係者來得更加親近,那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社會上的反證也夠多了,根本就不需要舉證了吧...///)

人與人之間的親暱感,最為緊要的,還是立基在"相處",也就是所謂的"親緣",

唯有透過相處之間的互信互重,才有可能建立起最牢而不破的關係.

 

更深入的說,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也許和子女之間的情感,事實上是基於"親緣",而非"血緣":

我們一般存在著兩代間"血濃於水"的觀念,就某種程度來看,其實是一種錯覺,

因為子女一生下來,所首先接觸到的,就是自己的親生父母,所以彼此會覺得親暱,

但那種親暱並非出自於生育的血緣關係,而更多的,可能來自於養育的親緣因素,

是父母養了親生子女之後,在過程中才逐步培養起彼此的親子關係;

換言之,兩代之間的情感,並不是在生下來的那一刻的血緣來決定,

而是必須經過長期的關懷與互動,從此間培養出彼此的那份團結義務感,

才會產出"一家人"的溫情感受.

 

所以說,按此論點來看,倘若有那麼一朝抱錯小孩:

一個是素昧平生的親生兒子,另一個是自己疼愛有加的陌生人,該怎麼選呢?

那當然是將錯就錯,選擇與自己已培養出親緣的非血緣子女了,

某種程度,這無疑是對大家都好的選擇,因為親緣相對於血緣,式更加難以割捨的情感,

徒然的用沒由來的血緣關係,去斬斷人家多年的父子情誼,於情何忍阿?

 

血緣,基本上就是一種最靠不住的真實,

可憐的是台灣人永遠沒法看破這種存在於DNA內的弔詭與迷思,

也無怪乎社會上的人倫悲劇無時無刻的在循環的上演著...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