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定生死 5A++學生前三志願無望--YouTube


【2014.06.05】作文好壞評價主觀 考生喊不公 -udn tv--YouTube

今天,6月6日斷腸時,對於許多小孩子正在備受十二年國民教育制度煎熬的家長們來說,

真可說是"斷腸日",因為會考的成績在今日公布,可說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幾家媒體對此次會考的評語,紛紛是以:"作文定生死"作為論述主軸,讓自己對此感到興趣.

端看報導的內容,大致可以了解新聞所說的情況,

在於同一個級距的學生人數過多,最後變成作文的高低,成為決勝的關鍵,

而一般人又咸認為,作文的評分,取決於閱卷者的主觀意志,

並不像選擇題一般,有著明確的標準答案,所以會有不公平的情況產生.

  

說實在的,我壓根就反對類似的教育改革,畢竟從開始教改到現在,

試問:學生們的壓力減輕了麼?沒有吧!!反而要朝十項全能的完人邁進...

試問:補習班消失了麼?重考班或許少了,但其他科目,甚至是藝能科補習班,都應運而生...

試問:台灣因教改更進步了麼?看看薪資22K的低薪化,產業競爭力的衰退,真有比以前好麼?

如果甚麼都沒有更好,那這個教改是改辛酸的麼?

然而,儘管如此,對於新聞報導中,提到"作文定生死"的這種論述,

我倒是有點不一樣的觀點,提供給大家做個參考.

 

首先阿,您得要了解媒體操縱新聞輿論的模式,總喜歡設定好既定的結果,

然後選擇他們合乎他們結論的訪談進行製播.

就拿本文所鑲入的兩則新聞來看,他所訪問的對象,大多是"5A++,作文5級分"的學生,

自己因著作文沒拿到6級分,可能因此喪失第一志願的入學資格,當然會覺得不公平,

這種不公平之感,其實是基於人之常情,而未必是制度方面的問題.

要不,倘若換個角度來看,去訪問一下那些"5A++,作文6級分"的學生,

抑或是"作文6級分,但其他科低於5A++"的學生,他們會覺得不公平麼?我想是不會的吧!

這就跟過去聯考時候常被詬病為"一試定生死"一般,總喜歡拿一些極端的個案來渲染,

譬如找個全校第一名的頂尖學生,可能剛好聯考當天拉肚子,狀況不佳,因而考差了,

就據此來證明這"一試定終身"的制度有問題,其實是一樣的手法...

  

那麼,當然囉!端看這次的免試升學制度,最有可能被認為不公平的,便是上頭新聞所提到的:

如果"5A++,作文5級分"上不了建中,而"4A++,作文6級分"有機會上建中,

可能就會是一種不公平的情況,但我覺得,那不公平的前提,

必須是您將作文視之為可有可無的科目而定,但作文真的不重要嗎?

作文的不重要,是建基在難以精準評量之上,而不是其本質上的不重要,

因為容易流於閱卷者的主觀喜惡,無法有著客觀的標準,

所以我們才覺得作文不該出現在考試的科目當中,

但這樣的教育思維,基本上就是一種鄉愿,

把不敢處理的燙手山芋,忽略不計,這絕對不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難道大家真的都不覺得,在廢除考作文的這十餘年來,學子們的作文能力變差了麼?

不但錯別字變多,有時還不時出現寫了三四行的句子,卻看不到一個句點的情況,

這些隱而未見的語言危機,難道大家真的都視而不見麼?

因此,我相信恢復作文考試,目的也是在拯救學生們的撰文論述能力,

倘若只是擔心一個"主觀性"的問題,就要重新檢討作文的存廢,那未免也太矯枉過症了吧!

(當然,作文是否更改記分的方式,這倒是可以探討的空間)

 

大家都很介意所謂的"主觀性",總覺得"主觀必然不公平",

但誠如我先前所提到的結果論而定,假若間今天那些拿到作文5級分的學生,

拿到的分數是6級分的話,試問他們還會出來大喊不公麼?

所以,顯然的,不公平總是在結果出現之後,才會存在的不平之鳴,

是抱怨,還是不公,我想大家可以冷靜的去想一想.

人阿,一生當中,必須遭遇到的"主觀性"判準的情況,實在是太多了:

@即使是有標準答案的科目,某種程度也存在著出題者的主觀性,每一年的題目取向不一,

   往往可能側重在某些單元,考滿分的同學,那是因著對那些考出來內容的熟悉,而不代表他們真的甚麼都懂.

   倘若今天出題換個方向,也許同一批滿分的人,就未必可以拿到滿分了...

   所以說:諸如數學,物理,化學等具有標準答案的科目,不也是存在於出題者個人的喜惡之上麼?

   這不主觀麼?難道我們可以據此抗議出題都側重在自己不會的單元,才導致自己考不好麼?

@大學推甄的口試,與教授面對面晤談,畢恭畢敬所謂何來,不就是想讓教授留下主觀性的好印象麼?

   有人因為口試分數過低,就出面抗議教授不公的麼?

@進入職場謀職的時候,多的不也都是需要面試麼?選擇錄不錄用,不也掌握在主管的主觀決定上麼?

   有聽過因求職面試被拒絕,提出異議,認為那份工作應該屬於他的麼?

@就算是選擇對象,也同樣存在著絕對主觀,縱使您是競爭者中對待對方最好的,

   但對方若是不選擇與你在一起,難道您可以說:我對你最好,你怎麼可以主觀的拒絕我呢?

所以說,人的世界就是主觀的世界,與其一昧的追求客觀,不如好好的想一想:

如何適應這個主觀的世界,也許會來得更為實際一些.

  

想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來政治哲學大師Michael Sandel在"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中所提到的案例:

美國大學入學考試經常有黑人的加分保障機制,

有位白人學生,因著某個黑人學生加分後,成績超越他而錄取,而讓他淪為落榜生.

他對此提出抗議,認為那個入學名額本來該是他的,

他是因為黑人加分才被擠掉的,所以他應該也得要有入學資格才對.

對此,他在書中提到:

公平性與否,該端看是否存在著結果公布後的差別待遇而定,

今天假若成績公布之後,發現了某考生是黑人,因同情才特別給予加分,那便是不公平;

但就這個案例的情況來看,黑人加分的制度本來就存在於該入學考試中,

這點白人學生在考前也很明白,而今天他之所以會落榜,並非出於黑白種族的特徵,

而是因為他的成績,不如黑人加分後的成績,才導致了他的落榜,

既然這一點是考試前已然明瞭的情況,那也就沒有甚麼公平性的疑義存在了.

同樣的道理,不論十二年國教的免試入學制度再爛,

他總還是個公正公開的制度,自然也就不存在有不公平的情事了...

 

綜言之,教改真是越改越複雜,越改越爛,

曾經參與教改的那些所謂的"學者專家"們,其實真都應該好好的拖出來鞭一鞭,

想到未來也即將為人父母,總也不免為孩子的教育問題擔憂,

衷心的期待到孩子面臨升學體制的當下,可以重新回歸簡簡單單的聯考制度...

(一科100分的多好計算阿...搞個甚麼5A++,4A1B,3A2B的算法做甚麼,

 又不是在玩猜字遊戲...>.<)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