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3】科技部掛牌 張善政:加強產學交流 -udn tv--YouTube

昨天見到一則蘋果日報的新聞:"張善政:台灣適合代工 網友轟「廢科技部」",

內容提到科技部長張善政在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提到:

"品牌戰是砸錢的遊戲,認為台灣代工廠應該專注的是把基本工做好,

只要規模做大還是能獲利,企業要力尋可以更輕鬆賺錢的商業模式."

此番言論立刻引起網友廣泛的討論,認為身為台灣科技發展的指標

科技部"要台灣固守代工經濟"的論點,根本就是妄自菲薄,乾脆廢部算了.

  

當然,這是一個批評政府施政的案例,但不是個例,在網路傳播盛行的年代,

逐漸可以看出網友們對於政府官員發言的一種反應邏輯:

一般而言,或許是經濟不景氣的緣故,大家只要一想到政府官員,心中先入為主的,

就是:"高薪,納涼,沒在做事"的印象,於是乎,當看到媒體用訪談其中的隻字片語,

作為較具有聳動性標題來宣傳時,往往評論就這樣脫口而出了,

並沒有多加咀嚼言談之中所夾雜著是與非.

基本上,我個人是不怎麼認同這般"政治評論的速食化",

因為那只會讓我們陷入自我成見的深固化,對於政策論辯並沒有太多良性的助益.

 

對於張善政部長的說法,個人覺得,確實是有失科技部長的高度,

因為那像是一種產業趨勢與發展的定調,某種程度該由經濟部會首長來發言較為妥適,

以一個國家最高科學發展指標的首長定下代工為主的基調,

確實是讓人看不見國家發展科技的雄心壯志.

(畢竟不管做不做得到,呼呼口號壯壯膽,還是有其必要的...)

所以若以來批判其不適任,或許尚言之成理.

然而,我覺得大家往往都誤解了"代工"的經濟模式,大多片段的以為,

代工所獲取的利潤,就是不斷cost down的結果,其實並不必然.

您想想看:倘若代工廠商都不存在著技術層面,那何以台灣那麼多科技代工廠,

都還是需要招聘為數不少的高薪工程師呢?都請22K的作業員不就好了麼?

換言之,代工並不是別人拿甚麼給你生產,你就按既定的生產線依樣畫葫蘆的產出即可.

(按大家對於台灣老闆只會搞"降低人力成本"的認知,

如果沒有技術研發的需求,您想老闆有可能願意花高薪來聘請中高階工程師麼?)

我覺得,代工廠商比較貼切的比喻,應該像是一個懷才不遇的才子,

永有著某方面的傑出才能,只是還不知道該才能如何能夠轉換為商業模式而已;

而那些所謂擁有"關鍵技術"的歐美上游科技業,就好似伯樂一般,

能夠看出這些代工廠的千里馬實力,因而委由其運用該部分技能,

成為其下產品的一個零組件,最終產出一個完整的產品.

所以說,我們並不是沒有科技技術,而是往往不知道該項技術該如何有效運用罷了!!

 

 

nEO_IMG_iPhone苦悶台灣.jpg

最近,恰好閱讀到一本"iPhone苦悶台灣"的書籍,

裡頭解析了美國蘋果公司與台灣各家代工廠商之間的關係.

其中便提到了:諸如大立光的感光鏡頭技術,以及宸鴻的電容觸控技術,

基本上都是早在iPhone等智慧型手機出品前就已經存在好些時日了,

但那時候這些廠商根本沒甚麼訂單,因為就連自家廠商也不知這些技術要如何廣泛推廣,

因此曾經都有過相當慘淡的經營歲月.

直到蘋果開始研發iPhone智慧型手機後,需要這些技術的配合,

才讓他們主動的毛遂自薦,尋求彼此合作的機會.

換言之,不是我們沒有先進技術,

而是我們往往欠缺將技術整合為一項熱門商品的精準眼光與能力,

也正是張善政部長口中,需要耗費龐大經費的品牌創新戰.

品牌戰,必須要不斷縮短產品的週期,不但得搶快,還得搶新,搶先,

同時還得滿足消費者擁有該品牌時的社會虛榮心,一旦其中某個環節出錯,

極有可能會搞得血本無歸,這或也是台灣代工廠商寧可固守特定技術範疇,

而不願意進階到商品運籌帷幄的主導領域之主因吧!

總是"先求穩,再求好"本質上或也不能說是種錯誤.

  

台灣,受限於公司規模與資本額的緣故,在新興科技產業當中,往往無法有著獨當一面的表現:

就拿後電子產業時代所崛起的"生技產業"為例,其實台灣一樣都還是處在"代工"的位階,

那是因為從臨床研究到新藥上市的過程,牽涉到醫療,法律,跨國研究等繁瑣的問題,

光是一個藥證的申請,可能就得需要耗費龐大的經費;

在無法獨立產出產品的情況下,台灣生技業往往將焦點鎖定在藥品的二期,三期臨床測試,

也就是向上游歐美生技公司購買初步的研究成果後,經過兩期臨床測試後,

再將結果售出,賺取價差,由更大型的國際生技公司將新藥推上市面,

如此的"分工",抑或是台灣慣稱的"代工",已經成為目前生技業的主流了.

換言之,不僅僅是電子業,早在更後進的生技產業中,台灣也早已鎖定在"代工"的位階了.

這種心態沒有對錯,畢竟當我們的公司規模無法支撐位居上游地位的風險時,

退而求其次,檢視在整個產業鏈的生產過程中,哪些環節是我們可以獲利和努力的目標,

雖說可能被批判為居安心態,但卻也是何其務實的做法吧!

 

總之,現代人經常性的會陷入一種弔詭的情緒中:

"當聽到自己無法接受的實話時,往往下意識不自覺的會將其視之為一種錯誤,

最終積非成是,顛倒了自我是與非判準的智識..."

正所謂"忠言逆耳",很多殘酷的真相往往無法為人們所接受,

乍聽可能會火大,或惱怒,但敬請在批判說出口前,仔細的再行省思其中的是與非,

也許當初的那句批判之語,就會頓失煙消雲散了吧!

 

並不是不能批判,而是批判之後,然後呢?

批判總是很容易的,動動嘴就行,但批判能否導致社會的正向發展,

所端賴的,就是所批判的論點,是否有著合乎現實的真確性而定了.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