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簡稱ECFA)、以及「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的簽署下,台灣與中國有了更緊密的經貿往來渠道。儘管ECFA的議題在國內朝野間仍存在著爭議,然從爭論議題仍侷限於傳統主權與統戰的論述析之,顯然的,在WTO架構下、與中國簽訂「類FTA」的經貿協議,儼然已是朝野與產業界的共識。基此,在經貿協議對國家將浮現正反面向的衝擊下(如ECFA的早收與早損清單),如何評估國內各產業的發展利弊與因應之道,將成為後ECFA時代的首要之務。在本論文中,將以生技產業作為分析體裁,藉以分析簽訂ECFA對於台灣產業發展的影響。

就目前產官學界針對ECFA的討論焦點,多半聚焦於製造業、重機業與農業的面向,鮮少論述到生技產業的範疇;然而,筆者認為生技產業乃當今政府所亟欲輔導的新興產業,又生技產業發展所需的「廣大腹地」、「龐大資金」、以及「智慧財產保護」等發展條件,顯然與「ECFA的關稅降低」、以及「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等協議,存在著若干程度的相關性,顯然有其進一步解析之必要。基此,筆者冀望以「ECFA協議評估」為經、以「生技產業策略」為緯,藉此對後ECFA時代的台灣新興產業發展,做一初探性的分析。

歸納本文的研究結果,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點:(一)儘管ECFA協議引致台灣朝野政黨的對立,但經本文的分析,ECFA將是帶動未來兩岸經濟合作、產業交流的主要架構,並不會有遭到廢止的疑慮;(二)根據中港澳CEPA協議的經驗,ECFA協議的合作效應,將可望為台灣生技產業帶來資金動能、廣大市場、以及兩岸標準化的審核機制;(三)全球生技產業發展預期將朝向專業分工的模式邁進,台灣如何在自我的競爭優勢中,找到生技產業鏈中的定位,將是未來在產業發展中的首要課題。

 

關鍵詞: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生技產業

 

江欣彥、江以進,〈後ECFA效應下的新興產業發展初探—以生技產業發展為例〉,2010年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能知的公民?民主的理想與實踐」學術研討會,中國政治學會主辦,高雄,民99.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