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Confession】台灣版預告--YouTube

電影"告白"係改編自日本暢銷懸疑小說作家湊佳苗的同名作品,由松隆子,岡田將生,橋本愛等人主演,

(岡田將生即是在日劇"王牌大律師2"中,飾演雙贏律師(win-win)羽生晴樹的演員...)

該電影同時代表日本角逐2011年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只可惜最終在八強止步...

我想,有關注日本懸疑小說的朋友們,對於湊佳苗的作品應該都不陌生,

先前自己所看過的電影"往復書簡:二十年後的作業",同樣也是由該作者的著作所改編.

沿襲著一貫對於人性的深層刻畫,這部電影就和"往復書簡"一般,觀看後久久難以釋懷,

總是一再的迴盪在其中的各個橋段當中,不時的對於情節中的黑暗面不勝唏噓.

自己看過的電影已經不知幾凡了,總數也不下數百部,但真正能夠讓自己打從心底不寒而慄的,

我想,"告白"正是其中的一部景點,電影內所描繪的人性醜陋與算計,

令人發毛的程度,要比起許多靈異鬼怪電影要強得太多了...

從來沒看過如此黑暗系的電影,建議影迷們若要觀賞該片,最好先有個心理建設才好.

  

電影透過幾個段落的區分,將每個劇中主角的心理素質,都描繪得相當詳盡,

讓觀影人得以透過了解了個人的心境之後,再回過頭來反思整個事件的是非問題,

個人覺得:如此的鋪陳方式甚好,畢竟這是一部相當著重於內心戲的電影.

主線劇情乃訴說著一名即將從中學離職的女教師森口悠子,在上著最後的一堂課時,

談到了自己女兒不幸在學校游泳池溺斃的事,而後與出驚人的表示:

"女兒的死不是意外,而是被這個班上的兩名學生害死的...",

矛頭直指向了一名富家子下村直樹,以及一個被科學家母親拋棄的渡邊修哉,

並且告訴全班同學,自己在那兩名兇手的牛奶當中,加入了愛滋病毒的血液,

但此舉卻讓直樹與修哉的反應大不相同:

@對直樹而言,他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在沒有朋友的情況下,修哉假意與他交好,

目的則是在慫恿他做出殺人的舉動,但其實自己對於殺人一事,一直都充滿著愧疚感.

於是乎,當他聽到自己可能喝下愛滋病毒血液後,整個人就陷入了崩潰,

最終溺愛著他的母親也受不了了,決定和他同歸於盡,卻反過來遭他發狂式的殺害...

@至於對修哉而言,由於被聰明絕頂的母親拋棄,他其實一直還是很渴望著母愛,

當他發現優秀的學業成績無法引起同樣在學術界有傑出表現的母親注意時,

為了獲得母親關愛的眼神,他一直期待能夠做出一番轟動社會的大事件...

於是在殺了悠子老師的女兒沒能造成話題,事後又發現自己沒能感染愛滋病的情況下,

他決定要幹一票大的,在畢業典禮當天,用炸彈炸死全校師生.

但這樣的動機與心態早已被悠子老師所掌握,於是她用計將炸藥轉放至修哉母親的辦公室,

最終修哉按鈕引爆炸彈,親手炸死了他最愛的母親...

而這...正是森田悠子最終的復仇,他要修哉一輩子都活在自己的悔恨當中.

如此深沉的心機,個人覺得還真是絕無僅有,但自己卻未因此而認為悠子老師有任何的過錯,

她只不過是"以直報直",用最原始的方式來報仇罷了,沒有甚麼對錯可言吧!!

 

對於這部電影而言,感觸真是超級多的,很多灰暗的情感無法一一的透過文字表述出來,

僅能救自己所能夠想到的幾個要點,逐一摘錄於下:

 

1.青春期所面臨的危機:

青春期,是青少年要轉大人的關鍵時刻,在這段期間,許多人會對於許多是感到迷惘,

而在迷惘無助的過程當中,最期待的,就是獲得同儕間的認同,藉以肯定自我.

在要獲得認同,事實上並不如想像般的容易,很多時候反而會陷入一種"從眾效應",

變成大家說著甚麼價值觀念,自己也得不假思索的跟著人云亦云,總以為如此才能夠博得友誼與尊重,

但殊不知在跟隨的過程中,極有可能的,就會誤入歧途.

就如同電影中的直樹一般,因為沒有朋友的緣故,當修哉刻意的向他釋出善意之後,

就以為他是個可以值得深交的朋友,對其要求總是不懂拒絕,最終才參與了殺人的行徑.

因此,倘若家中有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作為家長的,可真得多加用心關懷才好...

  

2.再冷,也不該用別人的血來暖自己:

劇中殺害悠子老師女兒的兩名兇手,殺人的出發點,其實都只是單純的想要引起他人的注意:

@直樹儘管最終發現小女孩在丟入游泳池前尚有呼吸,但為了不讓修哉有機會說他是懦夫,

於是一不做二不休,還是讓小女孩予以溺斃,一切都只是要證明自己比修哉還要有勇氣...

@修哉會選擇殺小女孩,乃是希望事件鬧大之後,可以登上社會版面,以校園管教爭議的話題,

尋求出名的機會,最終目的則是希望地位崇高的母親能夠多看他一眼...

基本上,"證明勇氣"與"尋求關愛"的出發點都沒有錯,

但錯就錯在怎麼可以把自我的目標,建基在他人的痛苦身上呢?

套劇"後宮甄嬛傳"中的台詞:"再冷,也不該用別人的血來暖自己":

要證明自己有勇氣,抑或成為特定人的關注焦點,可以自己割腕自殺,或跳樓自盡,

甚麼自殘或自殺的模式都好,但就是不能夠用傷害他人來證明自己很行...

 

我想這是現代社會當中,所相當欠缺的觀念之一:

每當有犯罪嫌疑人被逮捕之際,總是會將原因歸咎於對社會不公義的不平之鳴,

而後諸如其殺人或傷害的罪名,就能夠因此而被合理化,被認為是整個社會的氛圍,導致了今日的悲劇.

這樣的想法,根本上就是錯誤的,再怎麼對社會不滿,自己自殺便罷,一旦因此而傷害到其他人,

我想就是任何藉口都無法抹滅的罪惡...

真希望別再聽到甚麼"上帝的瑕疵品","犯罪是社會的共業"等等謬論,

因為類似的言論,無疑的也是踩在別人的傷口上,來成就自己慈悲為懷的胸襟,

試問倘若您們歷經了同樣的慘痛遭遇,您還會如此的寬恕著犯罪人麼?

別急著答:會...那或只是您從未痛徹過箇中傷痛的一廂情願罷了.

(基本上對於電影中悠子老師玩心理戰的復仇大計,自己是打從心底的支持與佩服的,

殺人者不值得同情,更不該對其有著以德報怨的寬容,因為他們根本不配...

無疑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才是立基在人性之下,最恰當的制裁方式.)

 

3.真正的制裁,在心理上的煎熬,而非肉體上的痛楚:

電影中,森田悠子老師完美的詮釋了甚麼才是真正的制裁,

那是一種出於心理層面的煎熬,一種仿如無間地獄般的贖罪心態:

@對直樹來說,當他在聽到自己可能罹患愛滋病之後,整個人基本上就已經崩解了,

那種每天都可能被宣判著死刑的心情,真是要比一槍斃命來得痛苦太多了...

(劇中由於大家對愛滋病的知識不足,總認為得了愛滋就死定了...)

@對修哉而言,他甚麼都不怕,甚至要用死來換得受矚目,也在所不惜,

對這樣的人,死刑基本上對他是沒有太大作用的;

而悠子老師洞悉了這一點,知道了他最大的期待,是擁有母親的關愛眼神,

於是決定用修哉自己所製作的炸彈,炸死了他最重視,最珍愛的母親,

並明白的落下一句:你的贖罪人生,現在才開始...",

這無疑的是最為沉重的懲罰,親手殺死至親的痛,那是得一輩子面對的無盡愧疚與悔恨.

 

基此,我頗讚同廢死聯盟所提出:死刑並不能夠真正讓兇手得到懲罰"的論點,

但這個廢除死刑前提的配套,就是得在他們牢房內擺滿著受害者的照片,

最好還加上受害者的聲音做臨場感,讓死囚每天都得面對自己所曾經犯下的罪孽,

而後終身監禁不得假釋,我想若有這樣的安排,大概就可以廢除死刑,

因為身處在那樣的心理狀態下,基本上應該會比死還要來得恐懼吧!!

(總之對死刑犯真的不能太手軟,就像電影"風暴"中,劉德華所說的名言:

"今天我放了你,明天就可能多一名受害者橫死街頭"...所以,瑕疵品該銷毀得還是得消滅才行)

  

4.自我合理化的謬誤說詞:

就人性而論,每個人在面對過錯的時候,總是免不了的會進行自我合理化的動作,

出發點或許為了掩飾錯誤,抑或只是單純無法正視自己所造成的傷害.

但一旦這樣的思緒成為常態,極有可能的,就會陷入一再犯錯的惡性循環當中.

在電影中,直樹的母親下村優子就是最好的例子,當悠子老師告知優子直樹殺人的事實時,

當下優子第一個反應是:"一定是被其他人帶壞了",從來就不懂得去自省教育模式是否出了差錯,

只是一再的相信自己的小孩子是善良純真的,殊不知實際上早已變了模樣...

呵呵...想起來這是不是和每每出現在社會新聞版面中,嫌犯家屬訪問對白十分相像呢?

每個人都說自己的小孩子一定是被帶壞的,那試問帶壞他們的罪魁禍首是誰阿?

學壞,不一定要有個起頭者,一群同伴相聚在一起,就有可能想出為非作歹的事,

我想那是出於一種共同模仿的行為,而非有著領頭羊的跟隨模式...

 

其他呢...套用在劇中的那群學生身上,也同樣的適用:

青春期呢,確實會因著生理與心理上的轉變,而有所行為上的偏差,但絕對不能夠反之亦然;

當行為出現了偏差之際,是不該都用青春期來作為合理化藉口的...

青春期或許會顯得血氣方剛,做事容易流於衝動,但若據此來說明殺人是出於青春期逞兇鬥狠性格,

那就完全是陷入了自圓其說的謬誤了:

適度的衝動,是青春期所致,但搞到殺人這麼大件事,對不起,那可是您個人思想偏差的問題了...

套一段坊間大家最常說的:

一位媽媽不滿兒子甚麼都用青春期來作為藉口搪塞,於是大聲斥喝的說:你青春期,我更年期啦!"

顯見得青春期真的沒那麼偉大...乖誕行為差不多就好,別太誇張...

 

5."少年法"下不得不防的"逐底效應":

電影中,悠子老師為何最終決定選擇用自己的心理戰術,來迫使兩位學生付出代價,

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片中所提及的"少年法",因著少年法的保障,未成年的兇手不會被判重刑,

讓她感到罪刑與懲罰無法呈現正比相應的關係,於是才採用了自己的激進手法.

說起來,為了能夠讓心智尚未成熟而誤入歧途的青少年們,能夠在未來有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許多國家皆會制定如劇中所提到的"少年法",當未成年者犯了罪,不會判處死刑,未來也不會留下前科記錄,

原本的立意是希望一時走錯的少年們,能夠在矯正之後,不留汙點的迷途知返.

然而,就現實的操作來看,這樣立意良善的法律,卻往往形成了一種"逐底效應",反成為不肖人士利用的法律漏洞:

當未成年少年犯罪得以享有"少年法"的保障,許多黑道便抓住這個漏洞,每每作一些犯罪勾當時,

總會派一些未成年的小弟執行,甚至當組織必須要找人頂罪揹黑鍋時,未成年的成員也將成為首選...

因此,當類似的逐底效應浮現,當未成年犯罪者據此而有恃無恐時,

這樣的法律究竟是利或是弊,我想也許還有相當大的討論空間吧!

 

綜言之,除了上述的幾個層面的思考之外,

這部電影主要還深刻的披露出"尊師重道"蕩然無存,以及"集體霸凌"等校園積習.

類似的橋段,在日本各種類型的電影或劇集當中,都經常不斷的反覆上演著,

畢竟電影反映著現實,這不禁令我們好奇的:是否日本到處都充斥著校園暴力呢?

別說日本,我想這樣的情節,似乎在台灣也逐漸司空見慣了...

透過電影"告白",我想也許他藉由上課凌亂的秩序,推衍至學生殘忍殺人的行徑,

多少或許希望警惕著大眾:學生行為的偏差,主要的癥結點,恐怕是來自於"師道不彰"...

當學生們從應有的上課秩序中跳脫而出之際,則他們距離著乖誕行徑,大概也不遠了吧!

實在值得大家好好的反思一下...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