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預告】戰爭遊戲 (Ender's Game, 2013) (繁體中文字幕) #1--YouTube

電影"戰爭遊戲"(Ender's Game)是根據獲得雨果小說文學獎的同名著作所改編而成,

作者是美國作家奧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

 

自己並沒有看過該本著作,所以無從比較與評論,但從許多網友的討論中發現,

或許是囿於電影長度的關係,刪減了過多的篇幅,以致於書中最重要的精華:

也就是國際艦隊的少年學員間如何明爭暗鬥的爭奪指揮權過程,並沒有完整的呈現出來,

這是讓人感到相當可惜的,因為那個橋段所探討的人性鬥爭的赤裸,

其精彩程度被譽為可以直逼諾貝爾文學獎名著的"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

("蒼蠅王"故事在敘述一群小孩子因著空難,被遺忘在一個荒島上,

為了爭奪荒島上的統治者頭銜,各個小孩無不用盡手段,做法隨著時間越見兇殘,

最終完全失去了兒童階段所該有的童真,藉此來諷刺權力之誘人程度,就連兒童也可以變得嗜血!)

(以下內容有些小劇透...)

 

 

電影的故事時間點設定在未來,當時地球遭受到外星蟲族的攻擊,

要不時當時"國際艦隊"的指揮官梅哲瑞肯,英勇的駕駛戰機直衝敵軍母艦,

恐怕地球早已成為了蟲族的殖民地.

(梅哲瑞肯指揮官衝向母艦的舉動,

直覺得讓我想到十幾年前很紅的一部星戰科幻電影:ID4星際終結者...)

為了避免外星異形再次侵襲地球,身負重任的國際艦隊,

決定招募地球上具有高度智慧的兒童進行培訓,以期培養出足以擔綱大任的指揮官.

其中又以安德的天賦最被看好,在幾經波折之後,安德終於完成了各項試煉,

並在最終的畢業測試中,一舉殲滅了蟲族敵軍...

但就在他完成畢業考試之後,卻愕然的發現,那並不是一項單純的測試,

而是真正的戰場,讓他心中的罪惡感頓時浮現.

最終在與蟲族領袖的一場接觸當中,他發現蟲族並非想像中的兇惡,

相反的,牠們也展現出了若干的友善,這讓他決定帶著蟲族的下一代,

繼續在星海中尋找適合牠們的另一個家.

 

對於這部電影,基本上我的評語會是:場景遼闊而令人讚嘆,然內容有點空泛,張力也稍嫌不足.

我覺得,這似乎是許多小說改編成電影的一些通病,就好像是哈利波特系列一樣,

每個人見到哈利波特,就像看見神似的,但電影內容似乎也沒演出他有多神的感覺,

儼然一副像是救世主般的膜拜,令人會感到有那麼點無厘頭.

而"戰爭遊戲"也有著相同的弊病,或許小說中有針對安德的睿智做些深刻的描述,

但電影當中,這樣的橋段幾乎付之闕如,打從一開始,哈里遜福特所飾演的葛拉夫上校見到安德,

就好似看到了神之選般的人物,說著拯救地球的任務,非他不可之類的話,

總讓人覺得有那麼點說服力不足的感覺.

(當然,電影中諸如安德玩著小遊戲時,懂得跳脫出遊戲設定的規則,才能獲勝,不墨守成規...

又或他在與團隊進行無重力比賽的時候,用了許多掩護策略取勝的過程,

似乎都想說明他的才智過人,但總還是覺得和"神之選"之般的救世主位階,還是有著那麼一大段的差距)

其次,就好像先前所說的,小說本身的精華,

其實是著重在兒童為了爭奪指揮權,而相互運用手段來競爭的過程,

但這部電影雖然也將大部分的劇情著重在訓練的過程,但主要都是從安德的角度出發,

對手間的著墨相對非常的少,似乎沒能將小說中所欲詮釋的精華完整的反映出來,實在很可惜.

 

而就電影所帶給我的感想,大致上可分為兩個面向:

  

1.為求生存,該無所不用其極:

在電影當中,葛拉夫上校不斷的透過孤立,來促使得安德變得日趨的殘忍,

因為他深刻的認為,只有鐵了心的對敵人毫不留情,才有可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但期間,其他指揮官不斷的提醒著他,認為這對於一個才12歲大的小孩子來說,會不會太沉重了.

確實,用兒童來做為戰場上的棋子,顯然是與我們所認知下的道德規範所相互悖離的,

然而對此,葛拉夫上校明白的表示,如果屆時地球毀滅了,談這些都沒有意義...

(基本上以小孩子做為戰爭工具,本身就是一種殘忍,

試想:象徵著人類最純真的兒童,卻要他們執行人類劣根性深處的戰爭,怎麼說都是個狠吧!

就像當年德國獨裁者希特勒一般,他也喜歡挑選兒童作為培訓的對象,

因為兒童的可塑性高,從小灌輸意識型態教育,以便於長大後懂得絕對服從領袖,

做法上是極其相同的...)

這讓我想起了經濟學家凱恩斯的名言:長期下來,我們都死了...

意指著當我們太過於考慮到所謂永續發展時,可能必須犧牲掉眼前短期的利益來達至,

但倘若這些利益是現階段所必須的,則此時不做,更待何時呢?

難道真要等到所謂的下一代,要等到這一代大家都死了,才認為該去做麼?

換言之,非常時期該有非常手段,真要關係到生存危機的話,哪管得了甚麼代間正義如何如何,

甚麼方法有效就怎麼做,才是根本的解決問題之道.

畢竟當這一代人都無法立足於世的話,談論下一代有意義麼?

這樣的說法,無異於的是對那些老是將"永續發展"掛在嘴邊的環境團體們,給了一個大大的否定.

 

不過當然囉!非常手段的前提,乃在於生存危機,

假若不涉及到生存危機的話,這樣的做法,基本上是相當具有爭議性的.

就像在電影中的結局,外星蟲族未必存在著殲滅地球的侵略之心,

彼此或許有著談判與協商等和平外交途徑解決的方式,未必要兵戎相見,

但一切卻在國際艦隊的高層刻意隱瞞下,假借著一場畢業測試,將蟲族給殲滅殆盡,

(我在想...為何要假借畢業測試的名義呢?

也許就好像我們在玩遊戲的時候,打怪殺人可說是家常便飯,我們不會因此而退縮或遲疑,

但當同樣的場景拉到真實戰爭,面對著活生生的敵人,當我們生命沒有受到絕對威脅之際,

也許手段也就相對不會那麼殘忍了吧!這也正是為何葛拉夫上校要藉由遊戲模式的原因,

目的在於讓安德毫無保留,不留餘地的殲滅對手...)

假若當初安德知道這是一場真正的戰爭,知道蟲族他們或有求和之意,

則他是否還會如此殘忍的執行滅族的策略,我想那就不一定了吧...

而這也是為何安德知道真相後,會如此憤怒的原因,因為那深刻的了解到:

倘若不到非常時期,是不該執行非常手段的吧...

  

2.輕啟戰端的緣由,往往在於恐懼與未知:

就電影結局的設定來看,蟲族們雖然無法和人類溝通,但從蟲族領袖與安德的互動間,

卻反映出了他們友善的一面,據此推斷他們或許到地球的本意,並非將人類殲滅.

但由於在無法進行溝通的情況下,人類面對著未知的生物,總是感到莫名的恐懼,

最終只能起身進行反抗,才會引發兩個種族之間的戰爭.

這就像是電影"恐懼的總和"(The Sum of All Fears)當中所說的,

因為不了解,因為誤會,讓大家產生了恐懼,

當這股未知的恐懼蓄積到一定的程度時,則戰爭就這樣的發生了.

假若彼此願意各退一步,謀定而後動,讓彼此預留個談判的空間與籌碼,

也許一場戰爭就可以從此被免除了...

做為國家的戰爭如此,而做人亦乎如此,

有時候當我們不了解一個人的時候,也許第一印象會覺得很屌或很臭屁,

但倘若我們不進一步的去認識他時,則那樣的負面印象便會一直存在著,

因此,假若我們並不囿於第一印象的成見,願意敞開心胸的去熟悉對方,

也許會慢慢的發現,其實他也是有著挺和善的一面呦!

我想,這是做為人際關係當中,最重要的課題吧!

 

綜言之,這部電影說不上好,整個步調有點沉悶,

對於喜歡劇情片的影迷來說,更是顯得空泛;

但若是科技迷,抑或是星戰迷的話,

相信劇中所營造那些目眩神迷的高科技質感,

應該會令您感到異常的興奮與雀躍才是...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