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希頓庫奇(Ashton Kutcher)所主演的賈伯斯傳記,可以說是未演先轟動,

原因除了賈伯斯乃改變當代世界最重要的人之外,

兩者間的神韻之相似,也讓人嘖嘖稱奇.

或許早在拍攝之前,反對艾希頓庫奇扮演賈伯斯的人不在少數,

但這多半和帥哥招忌有關,以酸葡萄的心態居多,

就好像鋼鐵英雄2的蝙蝠俠一角,傳出由班艾佛列克主演一般,同樣招來了大批影迷的反彈,

甚至還在臉書上成立"反小班飾演蝙蝠俠"的粉絲頁,未免也太執著了些吧...

  

電影的劇情內容,主要從賈伯斯的大學輟學開始說起,

一直敘述他們在捧著APPLE I代到處找金主贊助,其後在車庫中草創APPLE蘋果公司,

接著蘋果公司上市,後因和執行長(CEO)John Sculley在麥金塔電腦的市場定位上產生歧異而下台,

在沉潛一段時間之後,在蘋果股價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又重新將其找回,

期盼重新找回公司當初創立的熱情,最終呼應最剛開始的iPod發表會,以催生出iPod的意念告終,

大致上就故事段落來說,可是說是賈伯斯個人的前半生傳記,

也許這是為了將來可能拍攝續集預留伏筆吧!

 

總評本片來說,片中不斷希望點出的一個對比概念,就是"勇敢作夢"與"穩健進步"之間的分野:

像賈伯斯一般勇於挑戰的人,往往能夠提前一步的想到人們未來可能願景的人,

就熊彼得的經濟理論來說,他所相中的,就是真正的經濟資產--創新財.

這樣的創新財,當某一朝成功後,其所蓄積出來的能量,是無可計數的,

蘋果公司今天有這樣的亮眼表現,正是賈伯斯當年所奠基下來的創新文化所引領而來的.

當然,有得必有失,過於強調創新,強調製造出最好的商品,使得製造成本無法有效的降低,

讓商品價格高到一般民眾無可企及的地步,將使得該品牌成為曲高和寡的形象,

恐無法有效的打入大眾消費的範疇中,儼然也是一種走鋼索式的豪賭.

相對的,另一方面追求穩健進步的觀念,訴求的是普羅大眾的消費市場,

在既有的基礎下,賺取可以預見的利潤,沒有超額利潤的可能與期待,

最終純粹在成本與價格戰中定勝負.

兩種經濟模式,當然各有擁護的對象,這也才讓片中的賈伯斯,

隨著董事會的想法而來去於蘋果的經營階層之間.

但就最終的結果論來說,顯然的,始終強調追求卓越與創新的一派,

得到了最後的勝利,這和現實中的蘋果公司發展蒸蒸日上,

相對於其他墨守傳統PC市場的公司相對的衰微來看,頗為貼切.

 

在這部電影當中,帶給我的啟發,在於一個成功的訣竅:

如果賈伯斯的人生,是一種成功的話,那綜合本片的橋段,

個人認為,成功的要訣有四心:決心,虛心,耐心,以及狠心.

 

 

決心:

賈伯斯為了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知識,毅然的選擇在大學輟學,

寧可旁聽一些自己喜歡的課程,也不想為了個文憑而拘泥在很多不感興趣的事物.

基本上,光是為了從事更有興趣的事物而輟學,這樣的勇氣,基本上能做到的已經不多...

(我覺得,他大學輟學的故事,經常被拿來作為鼓勵學生的典範,認為沒念書也可以有前途,

話是沒錯,但必須要釐清的是:

賈伯斯之所以輟學,是因為感覺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因而認為浪費時間在沒興趣的課程沒有意義.

絕對不是因為對學習沒興趣而輟學,倘若因著對未來茫然而選擇輟學者,

抑或絲毫不知道拿到文憑後要做甚麼而輟學者,

以為可以和賈伯斯一般,創造出自己的天地,那可真的就誤會大了...)

虛心:

賈伯斯在交給電子商行老闆APPLE電腦I代的時候,被該老闆指責為何只給主機板,

而不是整台完整的電腦時,老闆那"消費者只想要插上插頭就能夠操作"的一番話,

使他催生出All in One的Apple II代機.

試想:假若賈伯斯是個純然不可一視的人,或許他就不會將那個老闆的話當一回事,

那也許奠定蘋果電腦在個人電腦市佔地位的產品,可能也就不會出現了.

顯見得他縱使再聰明,在目中無人,當見到有更好的意見之時,還是會虛心的予以採納的.

耐心:

在車庫創業的那段期間,他不斷積極的尋找金主入股,但皆一一的被拒絕,

然而,他卻沒有因此而灰心,終於等到了來自於INTEL的Mike Markkula.

又或後期在麥金塔電腦(Macintosh)是否該走入大眾消費市場的爭論上,

不惜堅持完美產品的理念而下台,最終還是在堅定的耐心下,重新讓大家相信了他的創新價值.

這樣始終如一的耐心,個人認為是他之所以成功的最關鍵因素.

(誠如電影最後所說的那段話:長輩們總會對我們說,自己無法去改變環境,那就得去適應環境,

但對賈伯斯而言,其認為當您陷入了適應環境的邏輯後,那就註定一生平凡了.

所以,他看得更遠,而他所看見的願景,也許不是當代人類所能夠馬上接受的,

但只要願意付出耐心,等到了人類發展到了他演中的願景階段,則改變世界就真的是有可能的)

狠心:

賈伯斯在蘋果公司欲上市的前夕,在股權分配的決策中,選擇完全不配發股權給當初草創時期的夥伴,

這讓他的老夥伴與摯友沃茲相當的不解,但他卻明白的說道:

那些人所做的工作,都是可以輕易的被取代的,所以根本就不重要,

而他身為管理階層,任務是在讓公司營運得更好,而不是鄉愿的當個爛好人.

這樣的狠心,或許為強調人際關係的社會之所不容,但在商言商來說,這卻是絕對必要的.

就像最終賈伯斯為了獨攬蘋果的主控權,甚至不惜逼退當初的大股東Mike,

與其說是無情無義,倒不如說在商場上,還真是無毒不丈夫,沒有永遠的朋友.

 

以上的"四心",是自己歸納出來在商場上的成功要訣.

當然,對於賈伯斯個人的成功來說,除了上述提到的四點之外,

最重要的,還有永遠不變的"本心"---那個始終力求創新的拓荒精神.

 

如果覺得看完這部電影,還意猶未盡的話,

建議可以找找這部老片"微軟英雄(矽谷海盜)"(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來看看,

裡面主要在講述著微軟比爾蓋茲(Bill Gates)與蘋果賈伯斯(Steve Jobs)之間的合作與競爭過程,

電影中賈伯斯指控比爾蓋茲的視窗作業系統瓢切麥金塔的那一橋段,

在微軟英雄一片中,就有蠻詳細的描述,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觀賞一下.

個人覺得,該片中飾演賈伯斯的Noah Wyle,擬真的程度,一點都不亞於艾希頓庫奇呦...

(同樣都是帥哥一枚...)

 

PS:題外話:我發現美國之所以有那麼多創新的點子,有大空間的車庫,也許就是最大的關鍵之一,

不論是蘋果的賈伯斯,抑或是微軟的比爾蓋茲,最初設立公司的地點,好像都是自家的車庫.

之前到美國叔叔家的時候,也曾發現鄰居家的車庫中,有組裝輕型飛機的,也有自組F1賽車的,

真是千奇百怪,想得到或想不到的都有,真是太強了...

有沒有大車庫就是軟實力象徵的八卦呢?



arrow
arrow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