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在過年假期的時候,全家到了新社的薰衣草森林散心,
看到了關於經營者的「兩個女人的故事」,
敘述著一個銀行職員與鋼琴老師,是如何因著欲遠離都市的喧囂,
而來到新社的偏遠山區,胼手胝足的創建了此觀光園區。
乍聽之下著實令人感動,然則,同樣在商場叱吒的叔叔卻說:
這其實便是當代最高明的經營策略,也就是「說故事」,
(此概念好像曾經在相關的商業雜誌中被提及,
又同樣類似的手法,諸如伍角船板也是一個女人的創業故事)
誰的故事說得越動聽,能夠吸引越多的人加入聆聽,
最終形成一種對故事的堅實信仰,而信仰即可轉化為資本。
就像薰衣草森林的主人,或許在獲得豐厚的收入後,
她們又回到了都市中的豪宅大廈,但那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在於她們的故事打動人心,
讓人們相信了回歸自然的信仰,而得以促使其經營之景點歷久不衰。

 
細想起來,這或許並非當代的新思維,而是自古以來便已從在的致勝策略。
如過往漢高祖劉邦,在其草創時期,經常流離顛沛,並不時與其妻呂后失散,
然而,呂后每每皆能夠找到劉邦,這著實讓眾人感到納悶,
對此呂后的回應是:我每每都看到一條龍在天空中盤旋,
我便依著龍所駐足的方向前進,便找到劉邦了。
此話一出,頓時讓眾人對於劉邦是真命天子的身分更加堅信,
而該故事也就發揮了其最大的功效,影響力不可謂不大矣!

就我個人而言,從左派的角度析之,
這或許可說是對資本主義下的工業化制式生產流程的一種反動。
畢竟,在大量機械生產自動化的年代,
太多太多制式而無創意的產品充斥在我們生活的周遭,
故人們對此顯然已經相當厭倦,故希冀有個人色彩的特異性產品能夠出現。
故便產生了當下「說故事的年代」,
其目的便在於力求為產品增加獨一無二的歷史觀。
又如何現在所常聽到的「客制化」,亦是因著此目的而來。

下次出門旅遊時,不妨留心各個景點所設定的故事內容,
您便會了解本篇文章所欲傳遞的訊息與概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如石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